為減輕低收入居民的租房負擔,讓盡可能多的困難家庭居有其所,近年來,我國在實施廉租房補貼制的同時,不斷擴大廉租房建設規模和配租覆蓋面。然而在此背后,推進廉租房實物配租制度卻面臨著重重羈絆。
動態管理將名存實亡,廉租房也會成為政府的投資“黑洞”
清潔的地板磚、窗簾嶄新、茶幾油亮、被褥整齊……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小黑河鎮世紀新村小區,記者一走進低保戶張建輝家的廉租房,立刻感受到了濃郁的生活氣息。2008年底通過資格審核、公示等程序后,張建輝一家搬進了這套49平方米的廉租房。57歲的張建輝喜悅地說:“雖然小了點,比以前租的兩間舊瓦房卻強多了。”
隨著各地廉租房建設、配租規模擴大,近年來,像張建輝這樣住進廉租房的居民迅速增多。呼和浩特市房產管理局住房保障中心主任張曉敏拿當地情況舉例說,目前全市納入廉租房保障范圍的共有4965戶居民,但是到2009年底,全市已建、在建的廉租房就將近5000套、23萬平方米,近年內即可實現全面實物配租的目標。
隨著配租戶增多,入住居民遷出難的問題也開始凸顯。張曉敏說,按照動態管理的規定,收入超出廉租住房保障線的家庭不得再享受補貼或配租待遇。停發補貼容易操作,但讓居民遷出廉租房極為困難。2006年啟動實物配租制以來,雖然部分家庭的收入明顯增加,呼和浩特市卻沒能遷出一家。她擔憂地說,如此下去,動態管理將名存實亡,廉租房也會成為政府的投資“黑洞”,其保障效用也將大打折扣。
其他地區也出現了類似問題。青島市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劉巍琪說,為有效實施動態管理,青島市規定住戶必須同廉租房保障部門簽訂合同,收入每半年審核一次,凡收入超標的住戶必須遷出,否則將上調租金或交法院處理,但執行也面臨不少困難。
建設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需花費較多時間,部分地區資金壓力也很大
記者采訪了解到,受施工時間、土地劃撥時間等諸多因素影響,廉租房建設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需要花費較多時間。如果占用耕地,還須層層審批至國務院,要走完這些程序,至少得半年時間。2008年至今,呼和浩特市僅有1個項目半年內辦完了手續。
部分地區的資金壓力也很大。包頭市房產管理局廉租科科長黃國明介紹說,今年包頭市有1.5338萬戶居民享受廉租房補貼,全年的補貼總額約為2500萬元。相比之下,包頭市今年開工建設廉租房4019套、17.7萬平方米,投資額高達2.33億元,其中大部分資金由地方財政承擔。
他舉例說,包頭市東河區因財政緊張,無力匹配廉租房項目建設資金,去年底申請的4萬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設項目被全部砍掉了,導致2009年東河區無廉租房建設項目。然而,作為困難居民較多的老城區,東河區需要大量的廉租房。
劉巍琪認為,在一些房價低、人口少的城市,可不搞實物配租,只發放補貼即可。因為房價低、人口少的地區,建保障性住房與商品房的成本較接近,補“磚頭”成本高,不如發補貼資金壓力小、操作簡單。但在房價高、人口多的地區,建設保障房即可解決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難題,又能平抑房價,不宜單純發補貼。
與集中建設廉租房相比,在商品樓盤中配建保障性住房的模式有優勢
記者采訪了解到,與集中建設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相比,在商品樓盤中配建保障性住房的模式優點不少,但又存在著規劃落實、建設進度等方面的影響。
劉巍琪分析說,與政府在偏遠地區劃撥土地、集中建設保障性住房的模式相比,在商品樓盤中配建廉租房屬市場化運作,不僅居住和上學、就醫等環境相對較好,交通等生活成本低,還能避免低收入家庭聚居和被邊緣化的問題。同時,將配建一定套數的保障性住房作為開發商品樓盤的條件,既保證了建設規模,又解決了建設資金問題。
然而,因配建廉租房影響土地出讓價、樓盤售價等,部分地方政府及開發商可能缺乏配建積極性,而且廉租房建設受開發商資金狀況、商品房開發進度等因素影響大,加上商品樓盤大多位于老城區,征地、拆遷、規劃、施工難度大、周期長,這些又都直接影響配建的進度,加重了管理等負擔。呼和浩特11月23日專電(記者任會斌 鄧衛華)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