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元誠意金最高可抵25萬元房款”、“預交5萬優先選房”……日前,哈爾濱市部分預售樓盤紛紛以“誠意金”形式點燃消費者的購房熱情,但數百位消費者在預交了誠意金后卻發現,他們所訂購的房子其實連價格都沒確定。
“誠意金”引發購房熱
15日下午,記者來到道里區友誼路488號的“上實水岸”售樓處,售樓人員極力推薦,10萬元誠意金最高可抵25萬元房款,如果買使用面積97平方米最小戶型的,10萬元誠意金只能抵15萬元房款。該售樓人員稱,“交錢的人很多”,當記者詢問樓盤的價格時,該售樓人員稱,還在制定中。
“選房卡4月17日發售,憑身份證實名購卡,每卡2萬元不更名。按購卡順序號選房每卡限購一房,每人購卡數量不限”。17日13時,記者來到位于南崗區哈西頭道街附近的藍城soho售樓處現場,售樓處13時30分才開始辦公,房價雖然未定,但沿著藍城soho售樓處等候購卡的人已經排出一條街。據現場銷售人員介紹,藍城soho有480套房源,戶型使用面積由22平方米至36平方米不等,房價最快一周才能確定。銷售人員中午12時清點排隊買卡的就有300多人,13時已經達到400多人,該銷售員提醒記者不趕緊排隊就輪不上買卡了。
在香坊區民生路上的“民生國際”售樓處,售樓人員稱,先交5萬元就能優先選房。進戶時間大約在明年,但房價還沒確定。
記者走訪發現,許多交了“誠意金”的購房者都心懷忐忑,購房者馬女士擔心,“正式房價要是比預定價格多得離譜,這房可就真買不起了。”
此舉涉嫌違規
“羊毛出在羊身上,錢最終還得購房者自己掏。”在購房“誠意金”方面曾經吃過虧的市民羅先生向記者訴說了他的無奈。當初在沿江一樓盤買房時,雖然知道房價沒定,但為了能拿到好戶型,又能在價格上享受優惠,羅先生選了一套預售價在150萬至200萬之間、使用面積在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并交納了能抵35萬元房款的20萬元誠意金。
半年后,當他與開發商簽訂正式購房合同時,對方卻要求其按照近210萬的房價付款。“當初所謂的‘優惠’一點沒見著,還多付了一筆錢。”羅先生認為,他花20萬高價買到的“實惠”其實是筆糊涂賬。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哈爾濱市一些房地產營銷公司多采取收取“誠意金”、預購“選房卡”等方式來進行市場摸底。其間,他們通過人為手段制造短期內的商品房短缺現象,從而造成消費者在限定期限內的搶購。雖然這樣的操作手法多和誘人的優惠捆綁一起,但定價權卻只掌控在開發商手中。購房者得到的所謂優惠,最終實際還是轉嫁到了他們自己身上。
北京中高盛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斌分析說,“誠意金”的收取主要集中在雙方簽訂正式購房合同之前,對合同具體內容沒有明確的意思表示,沒有任何法律約束力,僅能表明雙方具有簽訂合同的意向。李斌認為,開發商不定房價便收取“誠意金”,而后完全可以根據“誠意金”的收取率“坐地起價”,這種銷售手段多少都涉嫌違規。
“誠意金”內幕多
“‘誠意金’就是開發商為實現利益最大化放給消費者的餌!”哈爾濱市一家大型房地產公司的一位前銷售總監說。
他給記者算了筆賬,開發商如有200套可售房源,購房者每套房若交納10萬元誠意金。在未銷售以前,開發商就可以無息占用購房者的誠意存款2000萬元。這筆現金流足以應付開發商的前期銷售。
開發商也是通過“誠意金”的投放進行消費捆綁。他透露,按照經驗來看,能交得起“誠意金”的客戶,基本都是穩定客戶。如有90%以上的購房者交納了“誠意金”,開發商完全可以再將原定價格大膽上調;如果“誠意金”的交納率達到70%,開發商最終開出的房價也可達到相應的房價上限。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指出,說到底,開發商的最終目的是,就是利用收取“誠意金”的形式對購房者進行“信息屏蔽”———開發商在房子未定價時打出“誠意金”招牌,根據“誠意金”的上交率確定準客戶數量,再根據有“誠意”的人數確定開盤時間和最終銷售價格。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