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鄉“樓薄薄”,到底有多薄?
近日,桐鄉政府部門邀請第三方有資質的單位,在不危及房屋安全的前提下,對事件中部分住宅的現澆板,做了樓板厚度和承載力兩項檢測。(詳見本報12月1日第14版報道)
昨天,桐鄉市規劃建設局向記者透露,檢測結果顯示,這次檢測中至少有2/3的樓板,厚度未達到設計標準。
抽檢結果
設計標準12厘米 最薄的那塊只有9.3厘米
檢測結果是浙江省建筑科學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于12月3日作出的。
桐鄉匯宇都市花園太陽湖小區的15戶住宅(抽取自8幢樓房),被作為檢測對象——這些住宅有的還未裝修,有的是業主自愿提供。
桐鄉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副站長沈曉華告訴記者,檢測樓板厚度時,共抽檢了包括客廳和臥室在內的22塊樓板,“除一塊設置了兩個檢測點外,其余都是3個點。”
結果顯示,按設計標準(允許正0.8厘米、負0.5厘米的誤差),只有17個點達標。而超過或小于設計厚度的,分別為26個點和22個點。
這里頭,最厚的為17.3厘米,最薄的只有9.3厘米——這兩塊樓板均為客廳樓板,其設計標準均為12厘米。
薄了或厚了
都會有什么影響? 越厚是不是越好?
沈曉華說,雖然樓板厚了,不容易彎曲,但對住戶的直接影響是,層高降低了。
此外,還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因樓板的自重增加,導致承載力減弱。但這一點,“若厚度和承載力都在合理范圍內,應該不會成為問題。”
那么樓板太薄呢?
“最有可能的是,直接影響樓板的承載力、撓度(指梁、桁架等受彎構件在荷載作用下的最大變形)和裂縫控制。”
至于隔音,沈曉華說,按國家標準,民用建筑的衛生間和臥室或客廳,只要不小于6厘米或8厘米,就應該不會存在問題。
這樣薄和這樣厚
到底會不會影響使用?
據沈曉華介紹,他們已將這15戶住宅中9戶的檢測數據傳真至該樓盤的設計單位——經復算顯示,樓板的承載力、撓度和裂縫控制3項指標均“滿足需求”(因工作量比較大,分兩批復算)。
設計單位會不會和開發商、施工和監理單位“串通”?
沈曉華說,應該不存在這個問題,設計單位拿出的復算結果也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但即便如此,他們考慮到公信力,此次也一并邀請浙江省建科院對最薄的9.3厘米的樓板,以及厚度為10.5厘米的樓板做了靜載荷試驗。
為什么選擇這兩項厚度檢測?在沈曉華看來,最薄的最有說服力,而后者的厚度在檢測時出現較多,“也就是比較典型”。
通過試驗顯示,其所檢的3項指標均能達到國家標準。
對于超厚樓板,沈曉華說,設計單位作出的復算結果,若業主覺得公信力不夠,他們也可以安排試驗。
為什么建設部門當時抽檢沒發現?
沈曉華說,建設部門對該小區抽檢是在2004年,當時抽檢的儀器比較落后——用電鉆鉆孔后,再用木條之類的東西丈量,“只要稍微沒垂直鉆孔,誤差就大了。”
而且,2008年以前,嘉興地區對房屋抽檢比例沒有規定,而一線的工程質檢員不到10人,當時抽檢的戶數也不多。
同時,竣工驗收時,樓層還未通電,一般情況下,他們以低樓層作為抽檢對象。
“這樣,發現問題的概率就降低了。”沈曉華說,近兩年來,這一情況已經大為改觀。
根據嘉興市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委員會發文,從2008年開始,除施工和監理單位要對每一戶進行檢測外,建設部門竣工驗收時,抽檢被規定為每單位工程不少于3戶,且比例不少于總數的5%。
最新進展
小區144戶業主已向當地司法局申請法律援助,其中111戶目前已分派律師到位。
截至記者發稿,以商品房銷售系列合同糾紛為案由,將匯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桐鄉分公司、匯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告到桐鄉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已予以受理的案子,從11月底的11戶增加到了31戶。
桐鄉市建設局也已對此立案,他們將在業主們走完司法途徑后,視該事件最終造成的影響范圍,以及影響程度,對開發商、施工和監理單位等作出相應處罰。
桐鄉“樓薄薄”事件
今年8月,嘉興桐鄉市區匯宇都市花園,有業主在裝修過程中,意外發現樓板很薄,遂找來相關部門檢測。結果發現,設計標準為12厘米厚的樓板,只有7厘米多,最厚處也只有10厘米。
之后,有20多戶業主,將自己裝修完好的地板打穿。自己用尺量取,截面厚度在8至11厘米間,均不合格。
桐鄉政府部門邀請第三方有資質的單位,對桐鄉匯宇都市花園太陽湖小區2幢、7幢兩戶住宅的現澆板,在不危及房屋安全的前提下做了檢測。
來源:都市快報 作者:葉建良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