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也沒辦法,走一步看一步吧。”在北京朝陽北路租房居住的許兵(化名)昨日(28日)在電話里十分郁悶。4月18日剛和朝陽區(qū)某個新樓盤的開發(fā)商簽訂了購買合同,為一套46平方米的房子交了68萬的首付,但許兵剩余的30萬貸款卻遭遇了4月20日銀監(jiān)會的新政,無法辦理下來。他找開發(fā)商協(xié)商退房,卻被告知要賠償總房價10%的違約金。
類似于許兵這樣情況的購房者在北京并不少。《每日經濟新聞》昨日了解到,在該樓盤遭遇此種狀況的購房者就超過20戶。
新政引發(fā)貸款“冰凍潮”
“我也意識到了樓市調控,但我確實是需要房子住。”許兵原是沈陽人,去年9月份攜一家老小五口人來到了北京。他購買的46平方米小戶型是復式樓層,建筑面積加起來有60多平方米。
4月18日,許兵與開發(fā)商簽訂了購房合同,向中國建設銀行申請了30萬的貸款。銀行方面通知許兵21號去填寫貸款合同。
然而,他等來的卻是一個“噩耗”。4月17日,國務院下發(fā)《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要求對不能提供1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暫停發(fā)放購買住房貸款。本想趁還新政未執(zhí)行搭個末班車,但許兵沒想到,銀監(jiān)會在20日就發(fā)布政策表示加以執(zhí)行了。
建行的執(zhí)行速度也非常快。21日建行告知許兵,由于他是非北京市戶口,所以必須提供1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否則不予以發(fā)放貸款。這讓他十分絕望:“我和老婆才工作幾個月,到哪去弄證明?”
《每日經濟新聞》昨日致電建行北京分行客服,被告知上述政策已在執(zhí)行當中,是一個硬性規(guī)定,沒有其他變通渠道。
據許兵透露,類似他這樣的情況,在同一期購房者中,至少有20戶。
記者昨日也聯系了另一位32歲劉姓人士,他在4月19日以自己妻子的名義交了64萬首付,并申請貸款80萬。由于妻子是北京個體工商戶,稅收和社保都是以公司的名義交納,無法提供個人所得稅證明,因此貸款同樣無法辦理。
退房成本多數超10萬
二套房需貸款的購房者也同樣在新政的作用下,遇到了麻煩。
由于二套房貸款首付不低于50%,利率1.1倍的政策現在開始執(zhí)行,之前是支付30%首付款的購房者都被銀行通知要追加首付至50%。有業(yè)內人士分析,由于二套房很多都是改善型住房,金額往往在150萬以上,這樣就使得購房者需多支付首付款30萬以上。
記者昨日瀏覽了某房地產的門戶網站,有眾多網民發(fā)帖對類似問題進行咨詢,“我是該退房呢還是該加錢按揭呢?”
而開發(fā)商的態(tài)度異常堅決。“簽訂合同了嗎?簽了要退房,就得賠10%的違約金。”記者昨日以購房者身份致電許兵所購樓盤的開發(fā)商,其銷售人員態(tài)度非常直接。
事實上,據記者了解,眾多購房者現在面臨著兩難境地,要么支付計劃外的多余款項外,要么支付10%的違約金給開發(fā)商。北京中原地產三級市場研究總監(jiān)張大偉向記者表示,若按均價超過2萬推算,絕大部分賠償金都將超過10萬。
因新政所帶來的退房糾紛還出現在二手房市場。
北京中原三級市場研究部此前發(fā)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15日以后,二手房買方違約現象集中出現,比例已占到違約總數的70%。而以 “銀行首付提高無力籌夠首付”為由違約的客戶,占到了買房違約總數的80%。
責任劃分說法不一
“最近都是這樣的咨詢電話,都想問清楚開發(fā)商要求10%的賠償金是否違法。”北京晨野律師事務所的房地產律師秦郭瑞昨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新政引發(fā)的上述糾紛已經比較普遍,自己每天能接到近10個咨詢電話。
開發(fā)商收取10%的違約金是否合理?
“開發(fā)商應無條件讓我退房。”許兵表示,是由于開發(fā)商的問題導致了此事的發(fā)生。原來,該樓盤在4月18日以前早已開盤多日,但由于開發(fā)商臨時漲價,導致原本在第一輪就該排號選房的許兵一直被拖到了4月18日。
除了許兵說的這一點以外,雙方爭論的焦點在于新政發(fā)布是否屬于“不可抗力”因素。
“政策變化屬于情事變更,解除合同,不用承擔違約責任。”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胡文友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但如果在合同中已經注明了政策因素或購房者個人信用問題而無法申請到貸款,購房者則應承擔違約責任。
正因為對責任的最終歸屬還存在疑慮,盡管有多位律師建議上述劉姓人士起訴開發(fā)商,但由于他對勝訴并無十足把握,最終放棄退房。“我等著房子住,還是借錢去吧。”他轉而期望自己遲來的全款支付能讓開發(fā)商打個9折。
胡文友認為,出現這種情況,關鍵在于政策沒有給出緩沖的時間。張大偉則表示,有關部門可以考慮,讓那些剛性需求的購房者無條件退房,但對炒房客特別是外地專業(yè)炒房客收取違約金。(記者 吳文坤)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