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公布,從土地到信貸,再到地方政府責任,文件詳細列出了十一條措施。北京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陳國強說,與2009年12月14日的國四條相比,這個被稱為““國十一條””的文件為今年的房地產市場定下了基調。“中央明確了今年房地產調控主要任務是,遏制房價過快上漲。”
盡管“國十一條”中并沒有嚴厲的調控措施,但市場震動并不小。1月11日,房地產股幾乎全線下跌,地產板塊下跌高達1.96%,跌幅居兩市各行業首位。
信貸政策變化微妙 改善型住房優惠消失
在業內專家看來,信貸政策是房地產市場的韁繩。
2007年是房價瘋漲的一年,當年9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發布《關于加強商業性房地產信貸管理的通知》,收緊了信貸政策。其“對已利用貸款購買住房、又申請購買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貸款利率不得低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檔次基準利率的1.1倍”的政策直接導致了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底房地產市場的低迷。
在經歷了2009年房地產市場出人意料的火爆后,信貸政策是否會出現變化一直是業內關注的焦點。
“前段時間,各商業銀行曾接到過銀監會的一個征求意見稿,對二套房貸首付比例是否要提高征求意見。”北京偉嘉安捷投資擔保有限公司企劃主管王昊告訴記者。
1月8日,中國銀監會否認要提高二套房貸首付比例。1月10日,“國十一條”重申:二套房貸首付比例不得低于40%。
“銀行放貸一般是上半年松,下半年緊,年初有些銀行打擦邊球,加上中央要遏制部分城市高漲的房價,所以會再次明確二套房貸首付比例。”我愛我家房地產經紀公司控股公司副總經理胡景暉說。
二套房貸首付比例并沒有提高,但是,信貸政策卻從另一方面有所收緊。對照以往的文件,“國十一條”中沒有了“改善型住房”的身影。
2008年12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131號文件明確:加大對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消費的信貸支持力度。“對已貸款購買一套住房,但人均住房面積低于當地平均水平,再申請貸款購買第二套用于改善居住條件的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可比照執行首次貸款購買普通自住房的優惠政策”。
也就是說,在131號文件中,如果第二套住房是改善型住房,依然可以享受首付比例最低兩成,貸款利率打7折的優惠。
然而,在2010年年初的“國十一條”中,只要是已利用貸款購買住房、又申請購買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貸款利率嚴格按照風險定價。借助改善型住房的名目獲取信貸優惠不復存在。
胡景暉告訴記者,在131號文件的政策下,不僅改善型住房的需求得到了支持,一些投資性購房也會得到信貸優惠。
北京中原三級市場研究部的統計數據顯示,北京中高檔二手商品房交易中,15%的消費者是改善型購房。假設一位購房人二次購房,房屋總價150萬元,貸款以20年期計算,按照現在的政策,首付要多付10.5萬元,利息多付15.11萬元。
改善型住房的優惠措施被取消,但“貸款利率嚴格按照風險定價”的說法卻給銀行操作留出了空間。
據一家國有銀行工作人員介紹,之前的政策要求對于二套房貸至少執行基準利率,但“國十一條”的這個表述卻比較模糊,在各家銀行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出現利率下浮的舉措,這樣就不是收緊信貸,而是放松信貸。
地方政府能否落實“國十一條”
“第十一條是要落實各級地方政府的責任。前十條都要地方政府去實施。”在博客上,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這樣談自己對“國十一條”的學習體會。
“進一步健全和落實穩定房地產市場、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由省級人民政府負總責,市、縣人民政府抓落實的工作責任制。”從“國十一條”來看,不論是加大供給還是抑制投機,不論是土地政策,還是金融、稅收政策,最終都要落到地方政府來執行。
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十一條”中這樣的表述“很罕見”。北京聯達四方房地產經紀公司總經理楊少鋒覺得,“國十一條”最大的新意,就是它既打擊開發商更打擊地方政府,而也只有規范了地方政府的行為,房地產調控才能達到預期目標。
“以往的調控政策之所以一直未能取得預期效果,關鍵原因在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楊少鋒說,中央政府把房地產當作民生問題,希望房價能夠讓大部分老百姓承受得起;而地方政府則只是把房地產當作經濟問題,土地出讓金和稅收才是地方政府最關心的問題。正是這種中央地方利益的不一致,導致許多很有針對性的調控政策到了地方卻無法執行。
楊少鋒認為,此次中央明確地方政府作為房地產調控的首要責任人,并對地方政府刺激房地產的“土辦法”提出警告并要求清理,說明中央已經意識到整治房地產首先要規范的就是地方政府的行為。
地方政府土地財政導致高房價歷來備受批評,然而,是什么導致地方政府依賴土地財政?怎樣才能規范地方政府的利益?這些是幾年來難以解決的問題。
在2009年年底,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舉行期間,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曉靈與網友對話時表示,如果不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權、財權劃分更加對稱,地方政府的財政過多依靠土地出讓收入的話,高房價問題很難解決。
吳曉靈指出,房價問題折射出的是中國的住房制度問題、土地供應制度問題和金融制度問題。在土地制度問題中,最主要的是解決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問題。
在很多學者眼中,1994年開始實行的分稅制中,中央與地方政府事權與財權的不對稱,導致地方政府入不敷出,只能賣地經營城市,從而使得房地產市場調控失靈。
有意思的是,就在“國十一條”公布的當天,杭州市政府也公布了針對房地產市場的新政策。這個名為《關于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消費,促進房地產健康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在購房入戶、財政補貼、購房住房公積金及交易稅費等方面制定了29條優惠政策。
按照這個政策,如果在杭州市區首次購買140平方米以下的普通住房,將給予房款總額1.3%的購房補貼;如果在杭州市區僅有一套住房,在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出售住房,并重新購買普通住房,給予房款總額1.3%的購房補貼;因房屋拆遷(含危舊房改造)選擇貨幣安置的,在市區購買普通住房給予超過貨幣補償款部分1.3%的購房補貼。
2009年12月25日,南京市出臺了20條房地產新政,規定在該市首次購房者,以及夫妻雙方僅有一套住房的改善型購房者,都可以享受房款總額0.5%的購房補貼。
今年1月6日,浙江省舟山市也宣布對首次購房者給予所征收契稅全額的財政補貼;對以家庭為單位在該市僅有一套住房的改善型購房者,個人所得稅全額或差額退還。
從內容上看,這些政策似乎都與中央房地產調控的基調相悖,在一些媒體上,這些政策被稱為地方政府的托市新政。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