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末,房價剎不住車,仍一路高歌猛進。根據中國房地產研究機構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最新報告,截至今年10月,北京市的平均房價已達到每平方米16057元,比1月份時10403元的平均價漲了54%。在上海,10月份的平均住房價格為16954元,自1月份以來上漲了22%。而江蘇省內樓市“標桿價”已經沖到了55000元/平方米。然而,這是懸在高空的房價,因為投資乃至投機的購房行為已漸趨普遍。
按照業內的通常說法,一個投資比例15%左右的市場是較為健康的,當投資比例超過30%,就應引起警惕,而現在不少樓盤已跨越50%的投資“紅線”,這不能不讓人憂慮:一個充滿投資與炒作意味的市場能走多遠?
時下,手中有一點閑錢的市民已經不再將錢存入銀行獲取少得可憐的利息作為首選的投資項目。伴隨著房價漲勢一浪高于一浪,很多投資者對于投資房產產生濃厚的興趣,買漲不買跌的心理更是催人出手,投資房地產正成為許多投資者十分看好的投資渠道。
隨著福利分房政策的終結,農民進城人數急劇增加,進一步促使城市商品房需求出現“井噴”行情。1998年以來,在國內許多城市無論是開發商還是購房者,都沐浴在房市價格急劇攀升的一浪高于一浪的“幸福時光”之中,真切地感受著房地產業流金淌銀般的“財富效應”。與股市上資產急劇“縮水”形成鮮明對比,房地產價格卻一路攀高,從而極大增強了人們投資房產的信心。在許多人眼里,投資房地產是一樁“只賺不賠”的買賣,很多人不惜舉債投資于房市。炒房者慣用的手法無外乎有兩種,或是在樓盤內部認購時定好房子,在正式簽訂購房合同之前再將房子轉手倒賣,從中賺取差價;或是先“吃下”一套至數套有“升值潛力”的房子,待房價上升后再拋出去,從中獲取溢價款。值得關注的是,與樓市日趨火爆景象相比,在不少城市房屋租賃市場卻出現急劇下滑的趨勢。如滬上的房屋租賃價格平均跌幅已高達30%~50%,尤其是高價房的租金,跌勢更為明顯。租金下跌意味著投資回報縮水,回報縮水便會影響到投資性購房的需求,而此類需求的抑制,又會促使市場拋盤套現,抽離資金。
從經濟規律來看,投資的回報率越高,風險也就越大,房地產業也莫過如此。由于房產投資者并不是真正意義的居住者和使用者,他們購房之后,房屋仍停留在流通階段,成為無法統計的空置房。在這種情況下,高房價并不是“真實需求”的實際反映,大量投機性購房,會放大虛擬需求傳遞給人一種虛假的需求訊息。房地產業近年來出現的高位放量增長,過度投資,結構失衡等現象,使得一些有識之士憂心忡忡。目前,百姓手中的儲蓄存款余額近20萬億元人民幣,而金融機構貸出的房地產貸款卻已達8萬多億元,在整個國民財富中出現超分配態勢。而社會資金過度集中在房地產業這種暴利性行業之中,不僅加劇房地產業自身的結構性矛盾,而且也使整個經濟運行的平衡被打破,從而蘊積著極大的系統風險。可以說,房地產業在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過度投資也會帶來過度消費和過度投機,無疑會對正常的消費比例和產業結構帶來負面沖擊。
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大量社會資金涌向房地產業,當時許多日本人天真地認為,日本國土狹窄,資源貧乏,人口密集,房價只升不降,許多日本人都熱衷于炒房地產。面對火火紅紅的房地產業,日本政府和金融管理當局聽之任之,等閑視之,結果因經濟結構調整,導致房地產“泡沫”破滅后,銀行和房地產商大批破產,大量房產投資者淪為負債一族。日本經濟從此跌入低谷,復蘇艱難,停滯不前。日本經歷這場房市“泡沫”的浩劫后,從一個發展勢頭最猛的發達國家退化為景氣狀況最差的發達國家,房市風險在這個國家真正演變為一種國家風險的教訓,讓人刻骨銘心。
因此,從國內外經驗來看,一個城市的房市應該是一個以當地居民為主導消費群體的市場,當地市民消費特性塑造著當地房地產業的個性特征。而過度性投機,無節制投資于房市,就會加大房市“泡沫”破滅的幾率。20世紀90年代國內海南、廣西等地房地產開發出現的泡沫危機就是前車之鑒。
房地產業“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特性已經初現端倪,一旦風險顯現必將殃及金融安全。如果越來越多的商品房并未真正進入“消費領域”,而是作為投資者獲利的載體,其高“空置率”無疑會導致房價越來越高。虛擬需求的不斷放大,實質供應又在不斷增加,兩者疊加,極易形成“泡沫”。同時,房市作為一個完全依賴于資金推動的市場,一旦資金投入乏力,就猶如人之失血,出現疲軟性調整也是理所當然。加之相當一部分房產投資者無視規則,過度投機,必然會使房市風險暴露無遺。無論是已經折戟沉沙于房市的“賭命富豪”楊斌、“神秘富豪”仰融,還是“地產富豪”錢永偉、“上海首富”周正毅,房地產業的巨富商賈們在崩盤性毀滅的同時,還會將巨量的金融資產化為烏有。
筆者認為,當前日漸火紅的投資性購房理應引起政府和全社會的關注,經驗表明,投資性購房應該控制在20%以下,否則,過度的投機性“炒房”將有可能進一步放大房市風險,演變成一個積重難返的惡性循環。 (赤天)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