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內的僵持。我們在9月7日的深度報告中曾指出:全行業9月、10月銷售環比難以出現大幅增長;由于價格、政策、供應等因素,一線地區從7月開始的僵持狀態會持續下去,二三線地區相對較好。維持這一觀點不變。在行業處于大的成長期階段,有限跌幅帶來的最壞局面就是僵持和時間的消耗。此外,據了解,9月份銷售的僵持狀態符合大部分機構的預期。
截至9月22日,我們跟蹤的20個城市中日均成交面積環比上漲的城市有8個,跌幅在1%左右的城市有4個,跌幅超過7%的城市有8個。其中,如我們之前預期,京滬深一線城市均表現不佳;二三線城市表現較好:17個二三線城市中有8個環比上漲,3個跌幅在1%左右,6個跌幅超過7%。
政策變動值得關注
后續短期政策變動值得關注。關于大的政策方向,短期來看,即將進入四季度,市場將開始關注2008年底出臺的優惠政策是否會取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曾指出,貸款首付和利率優惠、交易環節的稅費減免等政策暫定執行到2009年12月31日。
1、從去年的救市路徑分析,2008年9月份各地陸續出臺了稅費減免政策,中央政府在10月底出臺了統一的政策,對地方的行為進行了事后追認;貨幣政策的歷次變動均全部屬于央行控制范圍。
2、稅費政策不會“一刀切”。據去年政策演變路徑判斷,今年底稅費優惠政策到期后,能否延長期限將取決于地方政府的態度;大部分二三線地區價格、供應、需求均保持良性,地方政府對房地產行業依賴程度較重,故延長期限的可能性較大,而京滬深等一線地區由于出現部分過熱現象,存在優惠政策取消的可能。
3、首付和利率優惠政策相機抉擇,我們偏向于政府將延續首次購房的優惠政策。總體貨幣政策短期不會改變。由于宏觀經濟尚未明確好轉且通脹率沒有超出政府底線,貨幣政策近期將不會發生大的變動,變動時間最早發生在明年一季度之后。行業政策將延續。自從1998年國務院確立了住房市場化的方向之后,除具有普遍性的基準利率變動之外,央行共出臺了5次專門針對房地產行業貸款的政策。政策在一年的周期內發生變動的先例確實存在,所以不能根據時間因素得出政策將延續的結論。由于我們在分析政策大方向時從宏觀經濟、房價、財政等多方面進行了綜合考慮,對短期政策的取向,我們認為政府將偏重于宏觀經濟和財政因素;至于一線地區房價上漲過快引起的社會問題,將通過取消稅費優惠加以遏制。
繼續“看好”房地產業
重申看好公司類型及標的,長期看好三類企業:1、一線地區的高端開發公司;2、一線地區的持有物業型公司;3、二三線地區的普通住宅開發公司。近期看好二三線地區的普通住宅開發公司,建議從戰略角度予以重點關注。
我們看好的公司是萬科、榮盛發展、蘇寧環球、中南建設、大連友誼、新潮實業,其中萬科二十年的表現值得肯定,至今沒有公司能夠證明可以出其右,榮盛發展、蘇寧環球和中南建設符合我們看好二三線地區普通住宅的思路,大連友誼和新潮實業處于起步階段,在當地已經小有成就,看好未來發展空間。
鏈接:
2002年2月,央行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并將五年期以內和以上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優惠幅度分別從0.881倍、0.899倍下降到0.855倍、0.875倍。
2005年3月,央行決定將現行的住房貸款優惠利率回歸到同期貸款利率水平,實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為相應期限檔次貸款基準利率的0.9倍,商業銀行法人可根據具體情況自主確定利率水平和內部定價規則;對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城市或地區,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現行的20%提高到30%。
2006年8月,央行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并將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的下限由貸款基準利率的0.9倍擴大為0.85倍,其他商業性貸款利率下限保持0.9倍不變。商業銀行可按照國家有關政策,根據貸款風險狀況,在下限范圍內自主確定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水平。
2007年9月,提高了二套以上住房的貸款利率及首付比例。1)已利用貸款購買住房、又申請購買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房貸首付比例提高至40%、貸款利率不得低于央行同期同檔次基準利率的1.1倍,貸款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隨套數增加而大幅提高,具體提高幅度由商業銀行根據貸款風險管理相關原則自主確定;2)商業銀行要重點支持借款人購買首套中小戶型自住住房的貸款需求,對購買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下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20%,對購買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上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3)對于商業用房購房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期限不得超過10年,貸款利率不得低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檔次利率的1.1倍,對以“商住兩用房”名義申請貸款的,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5%,貸款期限和利率水平按照商業性用房貸款管理規定執行。此外,借款人償還住房貸款的月支出不得高于其月收入的50%。
2008年10月,將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的下限擴大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20%。 (東方證券 魏博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