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不再“價堅強”,新盤紛紛“零成交”,“團購送裝”全無效,“剛需”都在等信號。要說這一段時間的房地產市場形勢,上面一首打油詩足可以概括。內心里極度想保價的開發商雖然很不情愿地扯起折扣的大旗,但從目前來看,花槍耍得多,真正有實質性、幅度較大,并且不那么隱晦的降價舉措仍然屬于個案,降價形成潮流的事還只是街談巷議,空穴來風。
“爺抄的不是底,是折扣”,可真要不是底,真的還要降的話,爺要那折扣干嗎?折扣這樣的純東方語境下的詞匯不但把胡亂漲價的原罪徹底開銷,而且聽著總像是給人恩賜一樣。再說折扣總是和全款付、團購等先置條件聯系起來的,尤其是團購這類事情,你帶來人流我給適當優惠本來就是開發商和網站的生意經(聽說近期將要開盤的通州某樓盤不僅要低開,而且開盤當天認購1萬元可抵10萬元。其實這1萬抵10萬的生意最沒的說,人家開盤要聚人氣,純粹需要你捧場罷了。和開盤的冷場比較起來,這點子折扣大概也就是個彩頭吧),上演幾出后又變成諸如暖市、拯救行業的好戲,和認為一二線城市房價高得離譜,需要合理降價的新政本旨很是不同,似乎并不值得提倡。至于各種送精裝修、無條件退房、時不時拿出幾套房搞點特惠活動雖然近期也蔚然成風,但都和真正意義上的降價相距甚遠。成交的均價既然并未出現像樣的下降,自然成交量也不會有大的起色。
成交量是當前樓市真正具有決定意義的風向標。即便是再有實力的開發商,也禁不起成交量的持續低迷。而且誰都明白,降價是使市場回暖的唯一途徑。只不過,在降價幅度、降價的正負面影響上,開發商各有自己的估量,所以,有了各種各樣、或明或暗、半遮半掩的降價方式。總體上看,力度和決心都不足以使得市場出現趨勢性的扭轉。鑒于各個開發商的實力和節奏各不一樣,目前的博弈既可看成是政策和市場的,買賣雙方的,也可以看成是開發商之間的競爭日益突顯。早降價早得益的現實一定會使得一些品牌實力較強、融資渠道較寬、策略轉變及時的企業站在面向未來的競爭的有利節點上。即便降價不成大潮,力度更大更早的降價都是值得肯定的。
大部分剛性需求都在觀望,盡管少部分人參加了開發商的各種姿態很足、意義不大的降價活動。但是,要想成交量出現大的回升,需要一些更明確的市場信號:開發商降價充分,政策部門也認可這樣的降價幅度,并且釋放出明確的信號。否則樓市不尷不尬的局面就還會維持著。 □陳聯科
參與互動(0) | 【編輯:位宇祥】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