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族”,一個快速流傳的新新詞匯,道出了多少無房年輕人的辛酸;《蝸居》,一部風靡一時的連續劇,演出了多少都市無房戶的無奈;“房奴”,一種普遍認同的特殊身份,嘆出了多少供房貸者的焦慮……
房地產,已不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其衍生出的眾多社會問題,引起了代表委員的關注。
房價高漲,腐敗高發
(現象)今年2月召開的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透露的信息顯示,嚴查房地產開發領域的腐敗成為重要任務。目前,不少城市房價持續高漲,房地產成為“官商勾結”腐敗案件的高發領域。
房地產領域的腐敗,隱蔽性強、涉案金額大。反過來,腐敗的黑色成本打在房地產開發中,推高了房價;“官商勾結”又一定程度上使調控打了折扣,使房價“調而難控”。鏟除高房價背后的腐敗,成為老百姓關注的社會焦點。
(點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柯錦華:一方面,土地供應壟斷在政府手里,一些房地產開發商為拿到土地,通過各種灰色手段賄賂相關政府人員,使房地產開發成為腐敗高發區;另一方面,“土地財政”又使地方政府受到利益驅使,難以下決心調控房價。如果政府不再依靠土地財政,把重心轉到大量供應保障性住房,房價自然會平穩,房地產領域的腐敗也會減少。
全國人大代表、新疆塔城地區中級人民法院法官拉依薩:應該把房地產領域的商業賄賂,作為紀檢、監察部門查處的重點。這將是解決廣大百姓住房困難的關鍵環節。
“蟻族”辛酸,期待“尊嚴”
(現象)有上百萬的大學畢業生被稱為“蟻族”,因在城鄉接合部群租,而被冠以這一新新詞匯。 目前,“蟻族”在大中城市中拼搏,努力把自己的“一張床”擴展成“一套房”。可是,對于大部分人來說,“照現在這房價,全年工資只夠買一兩平方米”。
(點評)柯錦華委員:一方面,從源頭上,政府應該出臺完善的政策措施,引導大學畢業生到西部、基層去工作,而不是集中在大中城市當“蟻族”;另一方面,政府應針對年輕人的實際住房需求,提供廉租房,而非完全靠市場來解決。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讓人們“有尊嚴”地生活,所以關注大學生就業,不僅要給他們“一口飯吃”,還要關注剛就業年輕人的發展、生活。
“房奴”無奈 “啃老”還貸
(現象)“蝸居”,是無房戶的窘境,“房奴”,則是供房貸者的壓抑。“攢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房價上漲速度。”電視劇《蝸居》里的一句臺詞,引發了多少人的共鳴。“傾家蕩產”也好,借款“啃老”也罷,甘愿當“房奴”。經濟學名詞“擠出效應”描述著“房奴”們的生活狀態:為還房貸,衣、食、行、玩全靠邊兒。
(點評)柯錦華委員:年輕人剛畢業就買房并不現實。然而,當前房價年年攀高,而收入上漲緩慢,于是,“啃老”做“房奴”再正常不過了。若房價平穩,大家不急于買房,不顧自身實際買房的“房奴”自然就會減少。
景天魁委員:“房奴”現象是住房消費非理性的表現,這種扭曲的消費方式是由金融、房地產、收入分配等綜合政策因素造成。比如,由于收入分配政策的扭曲,中國沒有出現成規模的中產階層,這樣一來,這部分消費主體本該不用貸款買房,現在卻用超過自身支付能力的貸款方式購買住房,成了“房奴”。
怪論迭出,輿論混戰
(現象)購房者說“房價高得離譜”“房子是為富人建的”,房地產商說“中國人太有錢、房子太便宜”“房價相比工資漲幅基本沒漲”,“雷人雷語”頻出,每次都會引發輿論混戰。爭論的話題愈發廣泛,情緒性的對立也愈發明顯。房地產話題成為輿論“火藥桶”,一點就著,“殺傷力大”,牽動著全社會的神經。
(點評)柯錦華委員:房地產商、投資客希望房價“瘋漲”,沒房的老百姓期望“暴跌”,圍繞房地產話題的種種爭論,是當下中國利益多元化的表現,有其現實合理性。如果政府解決大多數人的住房問題,現實生活中的住房問題不再緊迫、尖銳,有關爭論自然會緩和下來。
進城容易,“安窩”困難
(現象)一句“從農村出來打工28年了,在城里買套房子,對我來說仍是一個遙遠的夢”,讓許多人記住了康厚明這位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現在,康厚明的最大心愿仍然是在城里有個“窩”。他說,今年仍將繼續關注進城農民工的住房問題。高房價,已成為一堵難以逾越的高墻,擋住了多少“康厚明”們的進城之路。
(點評)景天魁委員:農民工“進城難”,與中國的城鎮化戰略相關。當前,中國的資源向大中城市集中配置,小城鎮發育滯后,導致大中城市房價高漲,與此同時,農民工只能選擇到大中城市打工,卻又難以“安家”。
柯錦華委員:現在農民工的主體是“農二代”,他們熟悉城市生活,不可能回到農村。應長遠考慮,從制度設計上接納農民工,實現教育、養老、醫療、住房等方面的保障。否則,未來“農二代”的社會問題將越來越凸顯。(記者秦交鋒、周寧、曹志恒)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