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是建給低收入者居住的,這個“廉”字,不僅要體現在租金的低廉上,還要體現在居住成本的低廉上。不但體現在生活配套設施的完善上,也反映在交通出行成本的低廉上。
保障性住房到底該建在哪里,成了“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話題之一。省人大代表祁海建議,廉租房和經濟租賃房組成的租賃型保障房不一定要在市中心,但要盡可能建在配套方便、生活成本低的地段。陳桂貞代表也提出了同樣的建議。
廉租房廉租不廉住,最終導致住戶棄租,類似新聞似乎并不少見。譬如說廣州金沙洲保障性住房新社區剛建成后,雖然新建的廉租房窗明幾凈,戶型合理,但一些特困戶還是放棄租住,原因是廉租房離市區較遠,各項生活配套設施不全,貧困租戶除了交納不低的租金和物業管理費外,還要支出數額不小的交通費用。
其實,此現象不獨廣州有之,全國范圍也普遍存在。廉租房如是,經適房也有類似現象。像山東濟南首批經適房銷售就出現了204套房僅91套被選走,113戶棄購的現象。原因也是因為經適房選址偏遠,公用設施配套不完善。
金沙洲的配套生活設施隨著社區的建設將不斷完善。在房價高漲的時下,其作為保障性住房小區,對于解決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還是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但代表委員的建議卻很值得關注:由于廉租房大多地處偏遠地方,選擇租住廉租房,交通出行成本就相應增加;但如果租住市中心的住房,管理費和生活費就相對偏高。這實際上使得低收入群體在租住廉租房時,不得不面臨著一個兩難選擇。那么有沒有一個解決途徑,讓他們由兩難選擇變為兩全其美呢?
毋庸置疑,相比購買普通商品房的家庭,住廉租房的低收入家庭對城市公交、醫院、學校等公共設施更為依賴,能承擔的交通等成本也更低。這就對集中建設的廉租房社區提出了一個要求,廉租房是建給低收入者居住的,這個“廉”字,不僅要體現在租金的低廉上,還要體現在居住成本的低廉上。
居住成本的低廉不但體現在生活配套設施的完善上,也反映在交通出行成本的低廉上。生活配套設施的完善可以通過后期的建設彌補,但要降低廉租戶的交通成本,除了如代表建議所言——政府可以考慮提供適當的出行補貼之外,就要求廉租房的選址應盡量靠近生活便捷的城市中心區域,或者靠近地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設施。
也正是基于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曾經有過明確表示,廉租房項目應采取配套建設與集中建設相結合的辦法進行,選址盡可能安排在近期重點發展區域、產業集中區域和公共交通便利的區域。換句話說,廉租房不一定非要在市中心,但要盡量選在公交車線路比較多、周邊物價比較低的地段。在這方面,有些地方已經作出了嘗試。像北京就提出,今后新建廉租房項目和經濟適用房項目將優先安排在軌道交通沿線和站點周邊500米至1000米范圍,以方便低收入家庭出行。
可喜的是,針對目前保障房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問題,廣州市住房保障辦有關人士已經作出表示,今后廣州保障性住房將多選在地鐵沿線,目前在建項目已有多個建設在地鐵沿線,如芳村花園二期項目、南洲路項目均在地鐵出口上蓋。曾經“地鐵上蓋”被房地產開發商拿來作為提高房價的賣點之一,倘若今后的廉租房、經租房也大多選在地鐵上蓋,那么廉租、廉住也就可以兩全其美了。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