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2日,總成交價高達255億元的廣州亞運城地塊轟然落地。這一單地面積已經超過廣州市2009年一年的住宅用地計劃供應量,甚至其成交價格可堪比中小城市全年的土地出讓金總額。而彼時,距離“國四條”出臺僅僅10天,與五部委推出的開發商拿地首付50%的“鐵律”新政也只隔了5天。
此后第三天,在福州市土地市場2009年的最后一拍中,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房企以總價4 .03億元拍下一小幅地塊,而樓面均價創下15040元/平方米的天價,刷新了作為二線城市福州“地王”的紀錄。令在拍賣會現場的福州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王阿忠大呼:調控新政“被破功”!
福州樓面地價1.5萬元的新“地王”誕生后,短短兩周以來,新“地王”周邊已開售的樓盤均價出現“坐地大漲”的現象。記者發現,漲得最厲害的一樓盤均價從1萬元飆至1.2萬元,10天漲的價幾乎勝過過去的10個月!
這些僅僅是2009年“地王”瘋狂的一頁“地王”們的驚艷出場一次次地為原本就已開足馬力上漲的房價注入強心劑。同時,它為樓市“泡沫化”危機埋下越來越深的隱患。王阿忠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在“地王”身上有四重危機值得警覺:強烈的地價連鎖反應;引發房價再度暴漲;資本過度向房地產業聚集;房價背離民生所引起的社會不安。
“雖然過去的一兩個月,一些開發商拿地的腳步有所放緩,主要是土地市場缺乏高性價比的地塊。一旦有合適的地塊,必將瘋狂競價。”深圳蘭江地產總裁楊大谷認為,“如今,靠銀行放貸拿‘地王’的開發商打算動工的依然是少數,未來的房地產市場供應還是難以為繼。”
在國內14個大中城市從事房地產開發的金地集團董事長凌克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過去的一年來,一線城市房價漲幅遠高于二、三線城市,其房地產“泡沫化”程度也遠比二、三線城市大。近年來,由于二、三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額占全國的比重不斷增大,一定程度上沖淡了全國房地產泡沫含量,也掩蓋了一線城市房地產泡沫危機。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2009年前10個月,北京市房屋租售比達到1∶434,上海市達1∶418,深圳、杭州等地均突破1∶360,遠高于國際通行標準,顯示當前的房地產市場風險累積日益加大。另據中國社科院新近發布的《住房綠皮書》指出,京、滬、杭等20多個城市商品住宅價格出現泡沫,北京房價中泡沫成分約占五分之一。
歷數近30年來全球或區域經濟金融危機,有不少都以房地產泡沫破裂為導火索:最近的迪拜債務危機、美國次貸危機均源于房地產泡沫,其蔓延之快、影響之廣令人瞠目;1997年香港樓市崩盤,房價在一年內縮水一半;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房地產崩盤導致日本經濟20年一蹶不振……貨幣寬松、巨額貸款、低息低稅、投機成風,這些樓市危機爆發前的共同“癥狀”中國目前全部具備。
在中國,房地產占投資四分之一,對G D P增長貢獻度達2個百分點,與建筑業增加值合計占G D P超過10%,直接相關產業60多個,其對經濟的滲透早已深入骨髓。而從1998年以來11年多來,房地產投資保持20%以上的增速,房價也幾乎一直在加速上升。經濟高增長———過剩流動性———樓市泡沫,這一鏈條中風險重重。
是泡沫,就總會破裂!從目前來看,地方政府、銀行、開發商、炒房者、央企、股市主體,將是房地產泡沫破裂的首批受害者。
地方政府當居受害者“清單”之首。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債臺”已經筑起,據不完全統計,地方財政負債現已超5萬億元,其中一大塊是借銀行信貸實施大規模投資計劃,未來很多項目還需持續“砸錢”。王阿忠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很多地方政府主要財政來源就是賣地收入,土地出讓金、房地產相關稅收約占地方財政收入的40%,有的高達60%以上。可以想象如果樓市崩盤,地方政府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債務風險、信用危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