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南京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季建業上電視節目與市民互動,在被問到房價問題時,季建業稱,“說實話,以我的工資來算,大概也要十多年才能買到一個小房,還買不起大房!(12月24日《揚子晚報》)
季市長此番獨白甚是動情,更是迎合了公眾那被高房價折磨得有點衰弱的神經。這不禁讓我聯想起另一條新聞,“近日,央視著名記者柴靜專訪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賀鏗,其中有一段對話是這樣的——柴靜問:‘我冒昧地問一句,您是副部級官員,以您的工資能買得起房嗎?’賀鏗回答說:‘買不起。’柴靜接著說:‘我反正買不起’”。
儼然,最近高官、名人們都開始流行倒苦水了。有意或無意間,把自己塑造成高房價下的悲情角色。如季建業、賀鏗、柴靜這般名流都自稱買房困難,那我等小老百姓,貌似唯有“蝸居”了。照此看來,大眾“買房難”乃天經地義之事,實在沒啥可抱怨的——畢竟人家市長也這樣嘛。
但問題是,那些在屏幕上大倒苦水的名流們只道“買房難”,卻必然是沒有“住房難”的。無論季建業、賀鏗抑或是柴靜,想必都住得安逸。這絕非臆斷,而是事實。享受的高福利,決定了他們無需為住房太過擔心。換言之,他們的確“買不起房”、“買不起大房”——這是根據市場錢貨交易邏輯推出的結論,有限的工資當然對沖不了駭人的房價。這種思維極具迷惑性,實際上,季市長們從來不需要掏空自己腰包,去火熱的房市覓得居所。
既然如此,名流們又為什么喜歡說自己“差房”呢?個中原因,其實很可以理解。一來,如今房價實在高得有點過份了。怨聲載道的輿論語境下,官員們現身說法以證清白。潛臺詞就是“我和你們一樣都是受害者啊,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此等論調不僅平抑了民眾的不滿,更博得了點“坦蕩、直言”的美名。再者,名流的訴苦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公共良知的回歸,所要傳達的無非是對民生的關切與同情。
需要提醒的是,季市長、賀副主任、柴靜對民意輪番的“安慰攻勢”實為雙刃之劍。其固然可以讓大眾聊以自慰——名人、高官原來也和我等一樣買不起房。但硬幣的另一面便是麻痹民意,將普遍的高房價詮釋為必然現象,勢必消解民眾對高房價的聲討。如此,樓市降溫更是遙遙無期了。
當然,房價也不是越低越好,更不是說降就降,其中利害糾結自當慎重權衡才是。在這場利益博弈中,名流要反思自己的角色扮演。決然不能只以倒苦水的方式表達下“買不起”的無奈,更應以理性且用力的聲音直言如今的房價“不可理”。 [作者:然玉]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