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房價是否過高的爭論,國內各路專家已經有過若干次的交鋒。“唱衰者”認為,房價的表現已經遠遠脫離基本面,政府應該出手嚴厲的調控措施,起碼應該將“七折利率”等一系列優惠措施逐漸取消。而另一派則認為,房價與中國經濟的表現相符,按照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目前的房價不是過高,而是偏低。
無論各派的觀點如何,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房價越炒越高的趨勢已經開始從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然而,作為監管部門的中央銀行、住建部,是否也應該像證監會在“牛市”瘋狂時對投資者進行“投資者教育”一樣,對購房者進行教育呢?在討論這個問題前,我們可以先看一個實例。
新加坡金管局近日在對經濟情況進行總結時,也對房價的走勢作了一番評述。在提到房地產市場再度火爆時,新加坡金管局提到了這樣兩個風險:第一,由于經濟仍然處于低迷階段,如果來年宏觀經濟仍然保持低迷,目前活躍的房地產市場交易可能面臨降溫的風險,那么金融機構將可能被迫持有更多的風險頭寸;第二,一旦經濟恢復,目前存在的“超低利率”將不可能持續,這將意味著抵押利率的大幅上升,購房者將很可能面臨“違約”等信貸風險。而更糟糕的情況是,一旦經濟無法恢復,但通貨膨脹大幅上升,中央銀行將不得不提高利率以抵御通脹風險,購房者將可能面臨購買力下滑和還款壓力增大的雙重風險。當然,一方面因為資產價格很難預測,另一方面由于“道德風險”的存在,作為中央銀行的新加坡金管局,并不會對房價的走勢作出具體的判斷和預測,但對金融機構和購房者揭示投資風險,本身就是監管機構的工作重點。與此同時,新加坡政府早在數月前宣布對房地產市場的各項優惠措施將逐步取消,政府也在上個星期提高房地產稅以反映目前市場真實的買賣和租賃價格。
反觀中國國內,各個監管機構對房地產市場幾乎“不敢發聲”,生怕破壞了經濟復蘇的大計,而各項針對房地產市場的刺激政策幾乎是“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的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對房地產市場也多為描述性語句,對信貸風險只是簡略帶過。事實上,監管機構不僅需要擔負危機發生時紓解危機的職責,在平時也需要對市場參與者提示風險,以保證市場的平穩和有序運行。事實上,現代經濟的經驗也證明,監管措施對于“平滑”自由市場經濟容易出現的極端結果,有著相當的作用,危機盡管仍在不斷發生,但發生的頻率和傷害程度,其實已經大大降低,這也必須歸功于現代監管體系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回想“牛市”時,證監會不斷推進“投資者教育”,向投資者揭示風險,并解釋各種復雜的金融產品和金融理論,盡管也被人稱為“裝樣子”,但這個樣子正是監管機構需要擺出的姿態——監管部門不能也不應該對市場是否存在泡沫進行判斷,但有效控制風險頭寸,并向更多人揭示看似復雜的經濟和金融走勢,甚至揭穿某些“專家”的“騙人伎倆”,事實上也有利于抑制危機的擴張和風險部位的過度暴露。
回到我們所說的主題,我們的房地產和房地產金融監管機構,是否也應該定期向購房者和金融機構揭示市場存在的風險呢?是否也需要對購房者進行“購房者教育”呢? (山西商報)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