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等有關單位于11月中旬發布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09-2010)》,對我國2009年—2010年住房市場走勢、房價、尤其是弱勢群體住房依然嚴峻的分析,使人們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保障房建設上來。而之前十幾天,全國人大的一份關于部分重大公共投資項目實施情況的調研報告顯示,中央預算安排的重大公共投資項目中,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進度緩慢,截至8月底,僅完成投資的394.9億元,完成率為23.6%。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速度,已成為各地百姓的熱望。
經過多年實踐,目前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設已形成由經適房、兩限房、廉租房、公租房建設為主要形式的建設格局,以求更加有效地對不同層次低收入者進行幫助。由于資源有限,保障性住房的準入與退出機制,一直是觸動公眾神經的敏感問題。
之前,無論是茅于軾先生“廉租房應該是沒有廁所的”高論,還是開著奔馳、寶馬住經濟適用房這種廣受詬病的現象,都說明一個問題,即目前不少地方保障性住房的準入、退出機制是跛腳的。因此,要杜絕富人侵占公共資源,建立嚴格的保障房的準入、退出制度,一直是公眾強烈呼吁的一件事,也是各級政府一直在著手做的一件事。但現實似乎總是困難重重。近日,一些地方的實踐終于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最近,上海市民政局牽頭構建的一套“居民收入核對系統”引起了人們關注的目光。據報載,上海市的民政、房地、勞動、財稅等部門之間建立了一個信息交換機制,在取得個人同意、保護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對申請人的各項收入信息進行比對、匯總,以掌握其實際情況——比如民政部門了解申請人是否屬于低保家庭,公積金管理部門掌握著申請人繳納住房公積金的信息,公安局知道他(她)有沒有汽車,房管部門清楚他(她)有幾套住房,證券管理部門知道申請人有沒有股票收益——這些將構成全面真實的個人收入信息。而這正好彌補了當前我國城市對居民收入及住房缺乏統計數據的缺憾。
已經開始將其用于廉租房申請人收入核對的上海,試點推行“居民收入核對系統”兩年來,共查出1673戶廉租房申請家庭的申報資料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差異,檢出率達16%,看來核對效果不錯。
如果條件許可,上海的居民收入核對方式可以在更大范圍內推廣,以加大對作假者的查處力度。事實上,除上海之外,北京、廈門等地探索的適合本地區的保障房住戶的準入、退出機制,都很有借鑒意義,其主旨都是力爭做到符合條件的每一戶都能照顧到,不符合條件的一個都不能進。
保障房的建設終究是有限的,因此,建立完善的保障房準入、退出機制至關重要。即通過動態管理掌握住戶收入變化情況,當租住者的經濟條件一旦改善到規定標準,及時啟動退出機制,使不再符合租住條件的住戶,從保障房中遷出,讓更多的低收入者能夠及早受惠,使我國的住房保障制度真正惠及具有剛性需求的低收入群體。
就現實而言,完善保障房準入與退出機制,公眾最希望看到的是各地的積極而有效的行動。 (李秀玲)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