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被稱為“長沙最牛釘子戶”的11戶住房全部協議拆除,拆除雙方最后的協議價格為200多萬元。因拆遷工作拖了3年,開發商投資上億元的項目多年沒有回報,已向有關部門申請破產。(9月24日紅網)
長沙“釘子戶”在與開發商的博弈中以弱勝強,通過協議拆除方式最大限度爭取到了應得權益,著實令人興奮。曾幾何時,強制拆除似乎成了解決拆遷難題的主色調,因強制拆除所引發的野蠻拆遷現象屢禁不絕,“湖南嘉禾拆遷”等事件更是刺激著公眾脆弱的神經。此情此景下,長沙“釘子戶”的勝利讓公眾看到了社會的進步與法治的力量。
長沙“釘子戶”之所以能夠笑到最后,首先要歸功于剛剛頒布的《行政強制法》,該法律對強制拆遷作出了若干限制性的規定,如不得夜間強制拆遷,不得采取停止供水、供電等方式迫使當事人搬遷等,都非常有效地保護了被拆遷者的利益。另外,“釘子戶”們堅定的法治信念,始終在法律的框架內通過正當途徑有理、有據、有節地解決問題,也對拆遷問題的“完美收官”舉足輕重。
事實上,非公益項目的拆遷當事人如果不能達成一致,絕不能強制拆除,這是法治社會的基本原則,任何人都必須遵守。在19世紀的德國,皇帝威廉一世發現宮殿旁的小磨坊有礙風景,于是派衛隊拆掉了磨坊,此案經德國法院受理后,威廉一世敗訴,磨坊又在原地重新豎起,這就是法治的力量。而長沙“釘子戶”的權益最終得以維護,也彰顯出了我國法律的力量,讓每一個人感受到了我國法治的進步。
長沙“釘子戶”有幸,享受到了法律框架下的權利和尊重;長沙市民有幸,感受到了最真切、最直接、最現實的法治力量。“釘子戶”逼垮開發商雖為個例,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筆者相信,隨著我國法治進程的進一步加快,權力中規中矩、法律無處不在、監督孔武有力的和諧局面終將出現,所有公民的權益都會得到完全的保障。 (鄭州晚報)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