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地產中國網主辦的“地產中國新思維論壇”上,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表示,“下半年樓市可能出現價格高位上漲而成交量低迷徘徊的滯脹局面。同時他還表示房價雖長期看漲,但也不應漲得太快,否則將影響市場的健康發展。
至此,下半年樓市的走向再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它是否依舊如上半年的火爆,還是會出現“有價無市”的局面?本期《頭腦風暴》邀請紅太陽地產企劃總監盧曦宇和中百達副總馬達兩位嘉賓共同討論。
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觀點
下半年擔心的問題很多,我最擔心的是樓市出現“滯脹”。目前開發商手中有錢,所以在年底前難以降價銷售,由此可能出現“有價無市”的局面,進而出現價格高位上漲而成交量低迷徘徊的滯脹。
最近我一直呼吁一個觀念,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要健康發展,平穩,不要漲得太快。基于這樣的理由,我們應當從供求上加大供應量,平抑房價,而不是減少供應量。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最優選擇是增加供應量,也包括增加土地供應量。
總體市場還要升溫,局部市場可能需要降。比如房價上漲很快的城市,房價可能再往上躥、再漲,總這樣漲的話,難免又出現泡沫。
正方
“滯脹”已經成為共識
馬達 中百達房地產經紀代理公司副總
有一點可以確認,在目前市場有點‘瘋狂’的前提下,不僅普通老百姓承受不了,就開發商自身來說也是有點‘慌’的。”
“滯脹”更多是經濟學上的名詞,可能用在房地產上直白點就是價升量跌。應該說“下半年樓市出現滯脹,可能出現有價無市的局面”是一個不算觀點的觀點,這已經成為一種共識,是既成事實。隨著金融危機影響的深入、內需刺激政策的增強以及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等因素,購房者更多是被“逼”著買房,也導致了上半年量價急速提升的局面。但這不可能維持太久,當價格在一定高位后,必然引起成交量的下滑。
目前的高房價下很多人思考的是如何平抑,而增加土地供應無疑呼聲最大。如果單從市場角度看,供應量的增加確實有助于房價的下降,但是房價的平抑取決于多方因素,從目前的實際看,樓市并無自發性調節的可能。就像目前的“地王”現象,它的出現離不開政策、通貨預期、開發公司發展戰略甚至囤地等一系列綜合因素,總體上仍然是個別現象,它可能更多對樓市特別是其中的高端產品起到“示范”作用,但對市場的直接作用相比較而言并不明顯。有一點可以確認,在目前市場有點“瘋狂”的前提下,不僅普通老百姓承受不了,就開發商自身來說也是有點“慌”的。
今年大部分開發商都沒有預期到現在的“好時機”,因此今年年底在“不差錢”的狀態下“拋貨”的可能性較小。如果屆時市場走衰,可能更多與政策的走向性等有關,自身的發展對其影響應相對較小。
反方
不同區域會有不同的表現
盧曦宇 紅太陽地產企劃總監
滯脹的局面有可能會出現,但具體要視區域而定,比如像目前的橋北區域,持續不斷的供應量支撐著市場有序地發展,目前還不存在‘價格虛高’的問題。”
樓市的供需情況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房價的走向,如果一個區域的供應量很多,但價格居高不下,自然會出現“有價無市”的局面,通過市場的調節,最終還是會回到一個平衡的狀態。
以橋北樓市為例,下半年我個人認為會以穩步上升的趨勢為主。為什么這樣說呢?從成交量上看,江北的客群以外地來寧、靠近江北的幾個區域、中低端客戶群為主,80、90㎡的戶型特別熱賣,剛性需求居多,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勢上仍會不斷上升;而從價格來說,盡管目前很多人喊出了“破五”的口號,也確實存在部分樓盤有這樣的現象,但是更多常規的樓盤售價仍沒有跨過這個門檻,目前更多的仍是一種價值回歸的狀態。
目前全國各地的土地價格不斷攀升有其必然性,客觀的市場成交狀況把土地價格推高,出現這樣的反彈也十分正常,這是一個先果后因的過程,從開發商角度來說也說明了他們對后市的信心,“地王”可能只是與其公司戰略布局的一種巧合。至于“地王”的出現是否會推動房價?會有一定的作用,畢竟這涉及成本的一部分,但究竟其影響的程度有多少,這就要視具體個盤而定了。
最后還想說一說現在“差異化”產品增多的現象。這是基于競爭、嚴重的同質化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附加值的上升有助于推動這些產品的“有價有市”,這與以上所說的“價格虛高”現象是有區別的。
本版主持 高宏年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