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改商”要取得全樓業主的同意,幾乎不可能完成。當“開店權”與“否決權”發生權利沖突時,合理的“開店權”與“否決權”并無高下之分,而是應當更合理、更公正地調整各方權利和利益,而不是簡單地一刀切或一票否決。
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是《物權法》制訂時的一個難題。2007年的《物權法》規定“住改商”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但何謂“有利害關系的業主”,《物權法》并未提供答案。5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物權法》司法解釋,明確將“有利害關系業主”的范圍原則上確定為在本棟建筑物之內,這被媒體普遍解讀為“‘住改商’須經全樓業主同意”。該司法解釋同時規定:“住改商”的業主以多數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其行為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換言之,哪怕只有“一票否決”,就不能“住改商”。
這一司法解釋在網上引發褒貶不一的熱議,這表明,“住改商”問題或許仍未“破局”。
“住改商”實際上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在住宅樓內開辦餐廳、歌舞廳、公司等,會導致小區居住環境下降,比如帶來油煙、噪音等污染,造成小區車位緊張、電梯擁堵等;另一方面,一些“住改商”后在小區內開設的便利店、干洗店、醫療診所、打字復印等,有效彌補了社區商業配套不足,為居民帶來了生活便利。因此從某種程度而言,“住改商”的實質問題是究竟有沒有產生妨礙、損害其他業主利益的事實。
按照目前的司法解釋,“住改商”不管是否有擾民等行為,要取得全樓業主的同意,幾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我們不妨提出這樣的假設,如果有業主的“住改商”———比如開辦一家便利店,并無任何擾民之處,且因其便民而受到絕大多數業主的歡迎甚至是期盼,但僅僅因為與本樓某位業主有其他因素造成的個人過節兒,便被一票否決,這對想“住改商”的業主是否公平?是否也妨害了絕大多數業主的合理愿望和利益?
有人說,“住改商”改變了房屋的用途,應當受到嚴格限制。但是,合情合理的“住改商”不僅是一種世界趨勢,有助于公民低成本創業———比如在一些國家,非常提倡個人藝術工作室、個人律師事務所等在家辦公的SOHO一族,巴黎等世界名城都有“住改商”形成的特色商圈;而且,“住改商”本身實際上也是一種物權,《物權法》已經明確規定:“業主對其房產建筑物專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當然這種權利的行使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換言之,“住改商”固然應當受到限制,但應當是合理的限制,而不是簡單、粗暴的限制。
那么,業主在自己的住宅里“住改商”,并且沒有任何擾民等不良后果,是不是一種正當的權利行使呢?是否應當得到合理的保護呢?
可見,明確何為“有利益關系業主”固然重要,但厘清“住改商”是否具有“損害事實”更為重要,比如“住改商”是否妨礙了其他業主的通行權、通風權、采光權等。而是否具有“損害事實”,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是什么等,恐怕不能由爭議雙方說了算,甚至也不能由大多數業主投票表決,而是應當提供調解、司法等爭議解決機制和權利救濟渠道。換言之,當“開店權”與“否決權”發生權利沖突時,合理的“開店權”與“否決權”并無高下之分,而是應當更合理、更公正地調整各方權利和利益,而不是簡單地一刀切或一票否決,在倒掉侵權的臟水的同時也潑掉了權利的孩子。
就此而言,與“住改商”有關的制度規則,似乎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尤其是,為了更好地鑒別是否具有“損害事實”,可以在制度層面嚴格限定“住改商”的產業類別,明確哪些便民利民的產業可以進入并接受必要的限制,哪些嚴重擾民的產業絕對不得進入。立法者在這方面多下點工夫,恐怕能讓“住改商”問題得到更合理、更公平的解決。
□阿計(學者)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