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的房間、寬大的車庫、堆滿了玩具的嬰兒房、各色工具裝備齊全的地下室,整潔而個性十足的花園……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這是典型的美國式家居生活場景。然而持續一年余、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讓許多美國人引以為傲的房產一再縮水。不過或許他們更加沒想到的是,眾多中國內地的投資客卻帶著大筆資金,飛赴這個太平洋彼岸的國度,目標只有一個——房地產。
美國房產商首度登陸廣交會
類似的情況不僅在美國出現,在日本的一些大城市,來自中國長三角一帶的投資客也正在悄然進駐;而從澳大利亞的房屋交易情況看,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和亞洲買家的支撐;隨著這些年中國學生留學潮的不斷升溫,中國人到歐洲投資房地產的速度也迅速增長。
而近水樓臺的港澳地區,當然更不會放過,根據香港當地一些媒體的報道,近期香港成交的豪宅中,約有30%的買家來自內地,這些豪宅的成交金額動輒達數千萬甚至億元以上。
在經濟衰退期間喪失了抵押贖回權或者市場價格大大下跌的各國房屋,成為了中國投資者眼中極具誘惑力的購買對象。
在今年廣州秋交會上,進口展區出現了一個沒有擺放任何現場展品的攤位。這家名為“美國海灣地產集團公司”的參展商,帶來的是100多套分布在美國各州的房子,涵蓋了美國的15家建筑商。這是廣交會53年的歷史上,第一次有美國的地產公司來賣“洋房”。
海灣公司的負責人介紹,這次帶過來的是美國主流建筑商建造的中、高檔新房,而且從價位來看具有相當的吸引力。價位最低的美國西北部愛達荷一套95平方米的公寓,售價僅10.2萬美元,折合人民幣不到70萬元,均價為每平方米6000多元,而且還不算1000多平方英尺的院子。在廣交會期間,公司的負責人與眾多內地的客商進行了廣泛的接觸,并且將原定10月19日結束的展期延長到了23日。
廣交會上海灣公司的出現只是中國內地投資者對美國房地產感興趣的一個小小縮影。
早在去年,一些大城市的旅行社就順勢推出了赴美考察房地產的主題旅行團,路線覆蓋了舊金山、拉斯維加斯、紐約和波士頓等美國的一線都市,報名者眾。今年由國內著名房地產網站搜房網組織的赴美團,全團名額僅有40人,遞交了申請表的卻達400余人,能成行者不過1/10。這種目的性極強的旅行團甚至引起了當地人的濃厚興趣,多家美國媒體對之進行了報道。
美國一些大城市房價已經低于國內
事實上,與中國的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這些大城市今年來一再走高的房價相比,素以價格昂貴著稱的美國的房地產在經過近幾年的大幅下跌后已經具有了一定競爭力。例如,美國房屋的平均價格是30萬美元,相當于200萬元人民幣,與在內地大城市購買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價格差不多。
在美國經營房地產業務的美國富饒集團總裁陳航指出,在北京或者上海,公寓的均價為每平方英尺330美元,土地使用期限為70年。而在洛杉磯最好的學區圣馬麗艾諾,一棟獨戶房子每平方英尺僅為240美元,并且擁有永久土地所有權。如果去到像賓夕法尼亞的匹茲堡這樣的中型城市,一棟有四間臥室、兩間衛生間、雙車車庫的獨戶住房,大約為20萬美元,僅為中國大都市市郊同類房產價格的三分之一。
此外,當前美國房地產市場的次貸危機和銀行收樓的激增,導致大多數房產再打折30%~50%——使得美國的房子對中國投資者更具吸引力。陳航表示,在過去20年里,中國人的個人財富迅速累積。據稱中國有超過3000萬的人擁有超過120萬美元可供投資的資產,“所以中國房地產投資者不太在乎美國銀行收緊信貸政策也就沒什么好奇怪的,因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不需要抵押貸款就能購買一棟20萬美元的房產。他們有的是美元現金。”
業內人士估計,內地赴美國的購房者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是為了供子女留學居住。因此大學或高中附近的房產,還有法院拍賣的斷供房——一般這些房屋的價格只有過去的一半——格外受歡迎。
上世紀80年代日本也曾掀起赴美“購房潮”,但后來許多人損失慘重。不過有專家指出,從目前中國赴美購房者的身份來看,所謂的“精英群體”占據了主要的比例。因此雖然人民幣相對于美元的升值壓力從長期來看依舊存在,但這些內地赴美購房者口袋中充足的現金流,保證了他們不會因為在美物業的價值起落而影響到生活和工作的狀況。不過對于一般投資者來說,在赴美購房前還是要三思而后行。
內地客買下香港“全球最貴公寓”
在澳大利亞,受金融危機沖擊,不少當地業主正在試圖出售自己的房產。其中許多買家是來自中國內地,而且開出的價格往往比當地人的心理價位還要高。當地有媒體甚至抱怨:在房屋交易的現場,如果看到中國人的身影,那么幾乎可以斷定這個房子便宜不了。從今年開始,江浙等地的投資者也開始將目光投向更近的日本,“購房旅行團”組織得相當頻密。不少購房者認為,日本房地產在國內大家關注不很多,因此相對而言投資價值更為明顯。而且東京等大城市近郊一些區域的房屋,交通方便,出租率也很高,算下來回報率甚至超過上海。
購房者的觀點也得到了統計數據的支撐:根據普華永道的報告,2009年房地產投資者眼中最有投資價值的亞洲城市中,東京從2008年的第3位上升到第1位,上海則從第1位降到了第5位。
在毗鄰內地的中國香港地區,中國內地購房者的涌入成為令房價在金融海嘯中不降反升的重要支撐力。例如香港恒基兆業地產集團在香港島半山建設的“干德道39樓盤(又稱天匯大樓)”68樓A室14日以4.39億港元售出,折合每平方米約76.7萬港元(約合67.5萬元人民幣)。 這座可以俯瞰維多利亞港海景的公寓如果只計算實用面積,每平方英尺價格為8.8萬港元(折合每平方米約95萬元),成為全球最貴公寓,買家即為有內地資金背景的人士。同時這棟大樓中還有約20%的成交單位是內地買家買下的。
根據香港當地一些地產咨詢機構的數據,香港豪華公寓的售價與一年前雷曼兄弟破產前的峰值相比已經上漲了26%。而素來是香港房市的重要支撐力量的中國內地買家在這期間作用更加凸顯,最近交易的1000萬元以上高價公寓中,約20%是由內地人購買,有人更認為比例甚至可能占到豪華公寓買家的一半。
相比美國,英法德等中國國家的房地產市場上中國人的出現顯得并沒有那么高調。業內人士指出,目前越來越具有國際化的視野的投資客之所以尚沒有在歐洲激起太大的波瀾,很大程度上在于對這些國家房地產是否“觸底”仍心存疑慮。而在地理位置上離中國非常近的東南亞國家,雖然向來是亞洲精英人士投資房地產的主要地區之一,近來也不斷針對中國客人開展營銷攻勢,但受制于政治和生活習慣等因素,目前中國買家的數量尚不算突出。(卜松竹)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