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以為房貸新政“認房不認貸”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兒,結果發現原來在廣州還不是這么回事。
上周去一個樓盤看樓,問起房貸的事情,銷售人員說有家銀行是“認貸不認房”,而且只要還清了貸款,再次購房都可以按照首次置業辦理。
記者還以為這只是個別銀行的做法,后來回家看了新聞說多家銀行認定二套房貸標準不一,而記者去了解了一下也的確如此。例如有的銀行是“認房不認貸”的,只要出售了第一套住房,再次購房可以看做是首次置業;而有的銀行則是“認貸不認房”,只要沒有正在按揭的記錄,也可以看做是首次置業。
到底是“認房”還是“認貸”,現在消費者也被弄糊涂了。根據國務院的規定,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貸款利率不得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但是第二套房到底如何界定,至今沒有一個官方的統一說法。上月銀監會的一位高層表示,第二套住房的認定標準是以房屋數量為限、以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為單位。這一說法被市場解讀為“認房不認貸”。大家都以為銀行在執行“認房不認貸”的標準了,但現在來看其實并非如此。
能不能統一一下認定標準,這不僅是記者自己的愿望,也是廣大消費者的愿望。一方面,這次一刀切的房貸新政,本來旨在打擊投機、投資等不合理的消費需求,但是由于過于嚴厲,也打擊了正常的購房需求。而現在這種混亂的界定標準,更是讓消費者無所適從。
一個新政的出臺不是為了打死一個行業,而是為了促進其健康地發展。但是現在這種混亂的房貸界定標準讓樓市亂上加亂,無助于促進樓市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沒有統一的標準也就相當于沒有標準了。
從上述那些銀行的做法來看,本來十分嚴厲的新政,在各家銀行自己的解讀下,卻有了松動的跡象。政策一松動,其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早知如此,又何必折騰呢?(黃濤)
參與互動(0) | 【編輯:林偉】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