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信貸風險的積聚已經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2月4日,上海銀監局急發房地產信貸風險提示,要求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密切關注房地產企業杠桿率,嚴控投機性購房貸款。業內人士稱,商業銀行早在月初就已開始戒嚴“房地產信貸”。
2009年,上海市中外資銀行房地產貸款增加1630.7億元,同比增速為28.1%,高于各項貸款同比增速3.6個百分點。
近日,上海銀監局組織轄內中外資銀行開展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壓力測試。初步結果表明,以2009年9月30日數據為基準,在房價下跌10%、20%和30%情景下,不良率將分別達到1.18%、1.51%和2.08%,比正常情況下分別上升0.73個、1.06個和1.63個百分點。“房價下跌10%情景下的不良率是正常情況的2.6倍”,這一結果讓監管部門憂心忡忡。
上海樓市一直是全國房地產市場的重要風向標之一,其市場走向及商業銀行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政、銀、企、民四根神經。一國有銀行上海分行房貸部門負責人這樣說,“上海樓市09年的平均成交價格排全國第二,僅次于深圳,貸款增長也很快。今年房地產信貸的限制很多,最近我們(銀行)一直在研究怎么收縮”。
上海銀監局在2月4日給出批示,要求商業銀行“堅決控制投資投機性購房貸款,凡已利用貸款購買住房,又申請購買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家庭,首付最低四成,貸款利率嚴格按風險定價”。
同時,“在滬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增強風險意識,拒絕對投資投機行為的融資,加大差別化信貸執行力度。落實與借款人‘面談、面簽’制度,堅決取消房貸業務返點”。
除個人房貸業務需加強規范外,對房地產企業貸款風險的密切監控也被提上日程。數據顯示,2009年上海市住房開發貸款增長較穩,商業用房開發貸款增量較多。商業用房開發貸款余額比年初增加171.1億元,增量連續四年超過住房開發貸款,而其不良余額正呈現逐步上升態勢。
業內人士透露,上海銀監局已對房地產企業信貸風險提出監控提示,“要求商業銀行密切關注房地產企業尤其是高價圈地的開發商、脫離核心主業進入房地產的大型企業集團的杠桿率,加強對開發商、項目公司和母公司的并表風險管理,增強逆周期的風險預測力”。
上海銀監局人士表示,各銀行機構必須對房地產信貸風險予以高度重視,嚴禁對項目資本金不足,“四證”不齊等不合規的房地產企業或項目發放貸款。對調查發現和經相關部門查實的存在囤地、捂房行為的開發企業,不得對其發放新增貸款,已有貸款也要迅速采取保全措施。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