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市場“內”緊“外”松
部分購房者開始轉投外資銀行
隨著一些中資銀行房貸漸漸接近滿額,房貸指標壓力的減輕,有的中資銀行調整了產品結構,收縮了房貸戰線,房貸客戶的準入條件也比以前嚴格。
而外資銀行由于不受貸款額度的限制,一年來信貸投放比較平均,看準了下半年中資銀行留下的真空地帶,在個人房貸業務方面,不僅打起了價格戰,貸款產品上也更為創新,爭取到了部分優質客戶。
不少客戶打消購房意向
陳先生,46歲,在臺州做生意,不久前收到一筆貨款,打算在杭州的錢江新城買套房子,做投資用。
但陳先生和朋友去錢江新城一帶轉了下,發現前陣子剛了解過的房價又猛漲了不少。和中介一聊,因各家銀行對房貸業務控制比較嚴,年初的二套房優惠大餐已很難享受,原先打算買房的念頭,一下子像被一盆冷水澆滅了似的。買房計劃順延……
另一從事裝修業的吳小姐,本想和男友在杭州市中心買套三室一廳的房子,作為將來的婚房,但跑了一圈后獲悉,看中的二手房均價,已經高高掛在了2萬元/平方米以上。
“雖然中介可以幫忙申請到兩成半的首付,但下半年銀行放貸大幅減少,勢必對杭州樓市造成影響,說不定明年年初,房價就會出現回調,還是等等再說。”和不少買房者一樣,吳小姐打算再觀望一陣子。
一家房產中介公司的客戶經理李先生表示,目前這個節骨眼上,確實有批客戶打起了退堂鼓,基本上以改善住房條件的客戶為主。“現在,主要看每個公司業務員的能力,靠老客戶和朋友,來維持前期的業務量了”。
深發展杭州分行個人信貸部負責人杜志良指出,在7月房價的沖高行情里,已有一波純粹投資的客戶退出了樓市。今年以來,房貸市場先后經歷了剛性需求購房者、投資性購房者這兩波后,目前的客戶更多的是剛性加投資性需求兼有的客戶。雖然現在的客戶購房往后延的情況還不是很明顯,但有這樣的趨勢。“10月的房交會將是個風向標”。
中資銀行勒緊“腰帶”
李明(化名),中信銀行的一名客戶經理。因上半年一手房房貸業務完成得不錯,進入下半年,在房貸業務這一工作指標上,壓力驟減。如今,李明已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儲蓄、存款等方面。用他的話來說,一個指標完成了,就做下一個指標。
對陸陸續續前來辦理房貸業務的客戶,李明能明顯感到客戶的焦慮:“他們比較緊張,生怕銀行政策出現變化,希望銀行能趕緊放款。”
另一家銀行高端客戶的負責人也深有同感地說,下半年銀行的房貸業務的確在控制。目前的規矩是能少貸就少貸,能放到下個月貸就放到下個月貸,銀行不愿意超標,準入門檻也比以前嚴格。
“現在連針對高端客戶這塊的房貸業務也有所控制,這在以前是沒有過的。上級銀行打電話來,針對高端客戶,首套房首付三成,非首套的房子建筑面積小的首付三成。我們就從別的方面對高端客戶提高服務,增加服務內容。”該人士有點無奈地表示。
而據杭州市區一家中介公司的資深人士許女士介紹,現在差不多的銀行,如果在上半個月受理房貸申請,下半月還能順利放貸。如是下半個月受理的,對不起了,很可能會放一放,拖到下個月才能放貸款。特別是大的銀行,稍小的中資銀行,如廣發和深發展還好,不會壓,會繼續放。
外資銀行“乘虛而入”
對不少購房者而言,誰給的優惠多,吸引力就大。就在一些中資銀行因為“少米下鍋”,收緊房貸業務,提高客戶門檻之時,外資銀行紛紛推出各式各樣的房貸優惠大餐,追逐房貸業務這塊蛋糕。
東亞銀行杭州個人銀行部的負責人梁先生表示,前陣子有一部分客戶從中資銀行轉來。既有通過客戶渠道介紹而來的,也有在售樓現場“貨比三家”后選擇他們的。
為了讓客戶在不違規的情況下,依然享受到首套房的優惠,東亞銀行想了一些變通的做法。梁先生介紹,有的客戶想買第二套或第三套房,如上半年在中資銀行,能按第一套房的優惠政策做,但下半年可能就享受不到了,便轉而找到東亞銀行。他們建議客戶,可以嘗試用父母的名義買房,客戶本人作為實際還款人,還款年限按實際還款人的年限來操作。很多客戶找父母,或是十七八歲的孩子來買房,由客戶本人做擔保人。
此外,梁先生表示,該行也做了很多外地客戶的房貸業務,“如果客戶從外地趕到杭州辦事,我們會跑過去和客戶洽談,客戶感覺服務很好”。
中海·錢塘山水、名城·燕園……因為瞄準了比較優質的樓盤,東亞銀行也因此獲得了不少優質客戶。今年以來,與東亞銀行合作過的杭州樓盤已超過10個。
“客戶只要符合條件,我們不會提高門檻,一年來的信貸投放也比較平均,不會像有的銀行在上半年沖得比較厲害。這可能是和中資銀行的區別。”梁先生表示。
而除了東亞銀行,渣打銀行杭州分行推出的一款名為“活利貸”的房貸產品,客戶可以靈活利用日常閑置資金獲得保障收益的理財規劃,并可自動縮短還款年限,使客戶更早地結清貸款,“市場反映非常好”。該行客戶經理陳先生表示。
不過,有銀行業內人士表示,中外資銀行在房貸服務方面各有優勢,服務的客戶群也各不相同,因此不會形成直接競爭。此外,由于外資銀行網點相對較少,以致于購房者還款不便等也成為其發展房貸業務的軟肋。 □本報記者 徐靜休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