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卷入北京最大的“騙貸個案”、并于2002年停工的森豪公寓,如今搖身一變更名為“朝陽首府”。這個被稱為“北京最大爛尾樓”的高端項目被遺忘10余年后終于再次成為焦點。據悉,朝陽首府將于12月下旬正式銷售,預計每平方米在3.5萬元左右,而目前意向登記客戶已達2000多人。
是什么讓眾人“不計前嫌”,連購買“爛尾樓”都蜂擁而至?原因無非是目前京城一房難求的局面。同樣的情況不僅僅出現在北京,目前全國各地的爛尾樓都從無人問津變成了“香餑餑”。
然而,“爛尾樓”真如鳳凰涅槃能夠完全“重生”嗎?筆者認為,無論是自住的購房者還是為獲利的投資者,購買爛尾樓都應謹慎行事,莫讓“爛尾樓”爛在自己手里。
“爛尾樓”名副其實,確實有一些讓人焦頭爛額的地方。例如,有一些爛尾樓存在產權不明問題,購房者能否準時拿到房產證,拿房產證的手續是否比一般商品房更復雜,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而一旦拿不到房產證,后續問題將接踵而至。
另外,有不少“爛尾樓”從爛尾到再次入市,經歷了十幾年的時間。這其中土地使用年限不可避免地會縮水,可能會存在土地使用年限不足70年的情況。據報道,有熟悉“爛尾樓”的開發商曾坦言,銷售“爛尾樓”時會盡量避免讓購房者聯系其“出身”,一方面是覺得爛尾的名聲不好,另一方面也怕購房者質疑使用年限縮水。由此看來,若不事先明晰,“爛尾樓”的使用年限就可能會是一個導致日后產生糾紛的潛在因素。
最后,在爛尾10余年時間后,時過境遷,當時的設計在目前看來可能會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缺陷。比如配套設施不齊全,內部設備落后,這很可能給自住的購房者生活帶來不便,同時也會讓“炒房”投資者的風險加倍。同時,有些項目可改建的空間并不大,更有甚者,在規劃中明確規定無法更改性質用途。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推翻重建,又會大大增加開發成本。也是一個兩難的困境。
“爛尾樓”現象正如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起源——“次級債券”一樣,也是市場中的“特殊產品”,其信譽和質量都不能像正常商品一樣得到保障,而這樣的產品風險和收益都高于普通產品,因此最好由專業投資者來操作。當然,“爛尾樓”的不同之處還在于它是實體,部分購買者并非出于投資投機目的,而是為了自住。但我們還要看到,“爛尾樓”并沒因為其特殊的“身世”而比普通的商品房有多少優惠,因此,在購買“爛尾樓”之前,全面地衡量其性價比是必要的。不要因為一時盲從而讓“爛尾樓”爛在自己手里。(鞏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