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偉民,教授,今年40歲,是北京一所高校的經濟管理研究學者。從2009年開始,他實地走訪了全國60多個城市的150多個樓盤。在與這些樓盤的“對話”中,他試圖解開樓市“火爆”背后的謎團。
發現
不少企業主拿貸款炒房
“別看我廠里的機器在轉、工人在忙,可那是虧本的,但我得做給銀行看,這樣才能拿到貸款,才能去炒樓。”當聽到有企業主這樣描述自己的“生財之道”時,賴偉民大吃一驚。
2009年初,賴偉民在各地講課時發現,來自不同行業的企業家都對樓市表現出異乎尋常的興趣,而對企業經營反應冷淡。問題究竟出在哪兒?帶著疑問,他開始了調查走訪。
有北京購房者稱,政府政策每次出臺,對投資者來說確實會增加成本,可成本一增加,銷售價格也會隨之更高。
賴偉民與數百名售樓小姐、購房者的對話顯示,有相當部分購房者以投資甚至投機為目的。“樓市新政出臺后,二手房中介出現大量剛買不久的房子、沒有裝修的房子,以及同一個賣家的多套房子。”賴偉民說,這都說明樓市的投資氣氛相當濃。
探因
炒房已成擊鼓傳花游戲
房價高企不下,為何還受到追捧?投資客、企業經營者向賴偉民給出一種答案:“人民幣升值預期、勞動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稅減少、原材料上漲,加上金融危機的沖擊,許多企業便頂不住了。”一些曾經是企業主的“炒房者”告訴賴偉民。
由于國際國內的形勢變化,一些傳統出口型制造業陷入困境之后,停產觀望,但他們又有強烈的投資沖動,樓市成了自然選擇。“炒房已經成為擊鼓傳花的游戲,只是誰也不信自己會接到‘最后一棒’。”賴偉民說。
建議
要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
“需要正視和尊重資金的投資需求,抑制炒房的根本是要讓這些資金有良好的投資渠道。”賴偉民說,“此次樓市新政有力地打擊了‘炒房者’,但要讓資金有效撤離樓市,還必須為它創造健康的投資渠道,特別是要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變堵為疏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 揭秘
炒房“四攻略”
經過對60多個城市150多個樓盤的調查,賴偉民教授發現了更多的炒房“秘密”:
●同時下單 當“炒房者”要購買多套房產時,他便會面臨較高的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因此,“炒房者”一旦決定買下多套房產就要同一天下單,由于銀行的征信系統無法實時更新,“炒房者”所購的每一套房產都被當作“第一套房產”。
●無本炒房 開發商賣房時并不收取房款,只是掛個名,說明某套房產已經售出,等房價上漲后,買家便將房產拋售,賺取差價。這類買家常常是與開發商有利益關系的人員。
●自賣自買 開發商發動員工和朋友以按揭方式買房,一旦銀行把房貸發放給開發商,由開發商控制的買家便把房產以二手房的形式出售。這不僅可以幫助開發商回籠資金,還有助于把房價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上。
●陰陽合同 在二手房交易中,如購房合同的真正價款為100萬元,假合同做成150萬元,三成首付,原本可從銀行貸70萬元,現在則變成105萬元。
據新華社“新華視點”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