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安丘市一名匿名公務員在貓撲大雜燴上發帖稱,其所在單位低價團購當地某高檔商品房,每套面積為100~142平方米,每套房可省下4萬元。爆料者自稱“有良心”,發帖抵制這次團購,并稱其中有黑幕。而安丘市委宣傳部一名科長稱,該帖不屬實,團購價與市場價差不多。當地國土局已對此事展開調查。(《重慶商報》4月14日)
這些年總不斷爆出此類新聞:溫州官員低價買房,河南泌陽官員低價買房……前幾天,鳳凰衛視評論員曹景行先生也在微博里說,北京公務員4000元每平方米買房。眼瞅著房價越來越離譜,公務員非但在馴服房價上作為不大,反倒前赴后繼地先為自己張羅著低價團購。如此一來,房價回歸到民眾可以承受的價格豈不成了一句空話?
公務員掌握巨大的權力資源,其行為直接關涉市場運行。在目前國內房地產市場更多依賴行政力量配置資源的情形下,公務員更應將公私分明。即便公務員以普通消費者身份購房,公眾也會猜測是不是拿了一般民眾拿不到的優惠,更何況單位大規模團購。其中到底有沒有利益輸送?這種利益輸送將以何種形式呈現出來?羊毛出在羊身上,開發商給公務員的低價,會不會最終推高房價,從一般民眾那里拿回來?
不能責怪民眾的這些猜疑。這些年來,真正承擔高企房價的并不是收入相對穩定的公務員群體。每每有官員在媒體上講,如今房價太高,高級別的官員都買不起房云云。可即便不考慮此前的福利房大多廉價出售給公務員等群體,公務員也通過其他一些變通渠道獲得了住房,如安居工程、經濟適用房等。很多經適房就落入了公務員名下,如深圳幾百名公務員名列經適房申請名單。
改革的動力往往來自它與切身利益的相關程度。連日來,中央媒體密集發表評論質疑高房價,呼吁地方政府走出土地財政的泥淖,真正把民眾的住房權益當做政府施政目標。然而,如此“喊話”的實際效果似乎暫時還很難看到。這里邊當然有利益團體努力固化既得利益的因素,有地方政府土地財政尾大不掉的因素,但無住房之虞的公務員群體整體性地缺乏積極性,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原因。公務員既然有可能低價購房,對高房價當然就沒有切膚之痛,則其對土地出讓價格、房價調控就難免乏力,甚至樂見其漲以增加財產性收入。
此外,針對公務員低價購房,有論者提出,國家應立法禁止。這固然是一個善良的愿望,然而,以立法限制具體行為的思路不免迂闊。公務員團購商品房的行為需要立法禁止,那公務員占用經濟適用房的行為是不是也要立法禁止?本來,國家《公務員法》已明確規定,公務員不得“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只要恪守執行、照章查處即可,大可不必再立法。
在高企房價已成全民公敵的背景下,公務員明目張膽地低價團購,不僅很難切實阻遏房價回歸,滿足人民群眾正當的住房需求,也可能成為引燃公眾不滿情緒的導火索。茲事體大,不可不慎、不可不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