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在對房地產行業的管制上屢出重拳,令開發商如履薄冰,尤其是“錢關”難過。對此,各類上市房企已經開始積極投身“資金保障事業”,使出各種招數抵御政策壓力。
出路一:高息發債
因房地產融資環境惡化,香港上市的內地房地產企業正在形成境外高息舉債的風潮,內房股紛紛開始發行利率超過10%的高息債券,以獲得資金補充。在調控新政接踵而至的4月,碧桂園先是宣布回購一批本金總額為43.14億元人民幣、2013年到期的可換股債券,這筆2008年發行的5年期票據以美元結算息率僅為2.5%,但隨后碧桂園又宣布新發行本金額5.5億美元的7年期優先票據,息率則高達11.25%。而率先宣布旗下樓盤集體降價的恒大地產,繼今年1月高息借債之后,恒大于4月再次發債,先后2筆2015年到期的優先票據發行總金額為13.5億美元,而年息均高達13%。
在業內看來,由于此次中央出臺的一系列樓市新政導致開發商的各路資金來源全線受阻,市場對于房企融資的利率要求也在提高,有境外再融資優勢的內房股也不得不以高息為代價求得資金,而還有一些房企的大股東已經或正準備向金融機構抵押自身持股作借貸,利率更達20%左右。
出路二:成本控制
除了“開流”,還得“節源”。如宣布全國樓盤8.5折優惠后的恒大地產還與200多家上游供應商就促銷后產業鏈內部整合達成戰略協議。恒大表示,將在確保品質的前提下,通過招標標準化和集中采購,大幅降低材料及設備的價格;同時,依靠全國統一的采購配送體系,材料及設備直接送達施工現場,有效降低采購環節中的流通成本、運輸成本、倉儲成本。在業內看來,恒大正是計劃通過對產業鏈資源的優勢整合,在降價促銷擴大市場份額的同時,保證自己合理的利潤空間。
另外,開發商不再大舉擴張亦可視作資金節約策略。“我們并不急于盲目擴張,而是采取保守經營,加強成本控制,將手頭現金流入項目投資。事實證明,面臨政策風暴時,這是強有力的抵御風險的手段。”去年9月完成資產重組的嘉凱城集團總裁邊華才表示,眼下房地產行業可能面臨重新洗牌,部分過度擴張、成本控制能力較差的房地產企業,很快會在資金鏈方面出現問題。
出路三:多元發展
再融資障礙更多的A股房企還選擇在自己的業務上多做文章。如作為世茂集團住宅、商業、酒店“三駕馬車”之一的世茂股份反而選擇在今年快馬揚鞭,“自去年5月完成重組后,我們的戰略重心轉移到商業地產領域的多元化開發經營,如“五一”剛開業的紹興世茂廣場成為世茂股份第一個開業的大型銷品茂,而我們還在近20個一、二、三線城市擁有累計超過800萬平方米規劃面積的項目。與一般開發商橫向發展不同,我們是縱橫雙向發展的,既做房地產開發又做商業地產運營、同時發展百貨乃至影院業務,項目模式也是租售并舉,70%銷售以為公司創造足夠的現金流,30%持有則為公司帶來中長期的持續穩定收入,亦同時享受資產未來的升值。”世茂股份首席財務官陳汝俠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坦言。
另外,陳汝俠表示,從資金鏈角度考慮,公司今年年初已經提出17億元的定向增發方案,雖然數目并不算很大,但為的是激活資本市場的這個功能。目前由于公司57%的資產負債率屬于A股房企中第二低的,所以融資平臺依然廣闊,銀行還是支持的。現金流更是從去年年底的19億元升至今年一季度的25億元,外加銷售回款,資金短期內應該沒問題。
“上市房企必須適應新的環境,調整資金運用計劃。”同樣在向二、三線城市滲透的嘉凱城集團總裁邊華才也表示,從防范公司系統危險和實現持續穩健發展考慮,融資應該采取多元化的渠道策略,而不僅局限于定向增發一種;同時,多種物業類型的持有,也能使得公司在抵御市場風險方面優于其他企業。(記者 李和裕)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