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太高”的喊聲四起,四處托人買房的人卻一抓一大把;股市動蕩,但地產企業頻頻上市連造首富;租售比這個國際上通用的投資原則,卻在北京樓市徹底被忽略,沒有人投資房產的時候會想起;臨近年關,新一輪搶購潮又開始出現……2009年的樓市在讓人蕩氣回腸的同時,又徹底失去方向,說不好現狀,看不懂未來,看得到的是熱熱鬧鬧的一個個場景中,一些看似悖謬的怪現象正在上演。在政策、市場都存在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前,艱難地去空談未來,不如冷靜地看清眼下的現狀,這樣,也許來得更實際一些。
154位地產富豪扎堆富豪榜
樓市動輒幾十億、上百億的房企融資,以及卷土重來的房企上市潮,讓地產“首富頻出”成了時下樓市最熱鬧的一景。
11月5日,《福布斯》發布2009年中國富豪榜單,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 以396億元身家登頂內地首富。但是,榜單發布當天,正是恒大地產(3333.HK)在港上市首日,之前位居《福布斯》第86位的恒大地產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持股市值達480億港元,僅上市資產就超越了王傳福,“首富”當日易主。統計同時顯示,在《福布斯》2009年中國富豪榜上,中國有154位個人和家族房地產富豪扎堆在這個富豪榜上,地產行業富豪占比高達38.5%。
內地房企靠“囤地”融資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事實上,部分學者和多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開發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首富頻出”的現象不以為然。
北京嘉恒置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磊認為,仔細分析在香港上市的房地產企業,不難看到,“首富”都是機構追捧出來的,香港的散戶投資者并不是很熱情,寶龍地產還因散戶認購不足,不得不調整IPO定價并延長了認購期。另一方面,這些企業在路演的時候很受國際基金等機構青睞。“國內外基金機構緣何追捧這些赴港上市房企?很多是為了解套。”多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如是表示。“因為很多機構在這些房地產企業上市之前,甚至在一些企業2007、2008年那一輪計劃IPO之時,就已經對其投資,只有這輪追捧,才能解套獲利。”
另一個是“囤地”融資問題。“香港認可的上市指標就是土地儲備,多家赴港IPO房企融資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土地儲備量’,也正是如此,恒大會說自己有510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龍湖也稱有190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而事實上,這與國土部的有關規定并不符合。”據介紹,2007年11月,國土部曾出臺過文件,明確只有開發商付了全部的土地款才能獲得土地證,以此判斷,很多IPO企業所謂的“土地儲備”根本不實,根本不是國土部認可的“土地儲備”;另一方面,IPO房企為上市“囤地”,也不符合國土部有關閑置土地處置的規定,而這如果不引起有關部門注意的話,將會引發新一輪囤地競賽。
“囤地”融資助長樓市泡沫
“囤地”融資可能將引發新一輪房地產泡沫,是很多業內人士的一致看法。在他們看來,2006、2007年中國樓市那一輪房價暴漲,很大程度上是房地產上市潮引發的。“當時和現在一樣,很多房地產企業都開始囤地以求去香港上市。囤地的結果就是引發地價上漲,并造成供應量不足,最終推高了房價。而現在,歷史似乎在重演。”李磊等人分析。“在流動性本來就很強的前提下,IPO企業為上市不斷‘囤地’,IPO后又拿錢高價拿地,以追求數字利潤,如果有關方面不加管理,新一輪泡沫就可能爆發。”
今典集團董事長張寶全表示,“現在房地產業的游戲規則已經變了,對上市公司而言,土地只是資本運作的工具,價格高低不是考慮重點。”陽光100置業集團董事長易小迪則更尖銳地指出,“如果圈錢引發的‘土地戰爭’繼續的話,那就只存在地產不存在房產了,所有的基金和銀行都會介入房地產業競爭,因為它們更有錢。那這個行業就不存在了,這對房地產業是災難性的。”
而按國家規定,閑置超過一年的土地要征收20%的閑置費,超過兩年沒有開發的要無償收回。但截至今天,全國因閑置而被收回的土地不超過5例。而很顯然的是,以土地儲備較多的某公司為例,按其前三季度銷售速度推算,夠其開發8.5年。因此,李磊等人提出,國土部應該對“土地儲備”量大的上市房企進行檢查。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