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的房地產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各方面的數據表明,行業的冬天已經來臨。如何熬過這個寒冬?不少房地產企業把希望寄托在政府救市、暖市和托市上,但是從當今的時局看過冬的“棉衣”還得自己準備!各房地產企業除了冷靜地應對之外,還應該利用“冬天”這個難得的休養生息期,進一步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深入地思考與反思。
產品模式轉型:由注重營銷包裝轉向內在品質建設
中國房地產業經過十年的快速發展,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問題也不少。整體來看,目前大多開發商偏重營銷包裝,將有限的資金和成本更多地投入到外部形式和花園的打造上,與人居生活品質更為密切的居住功能行為需求,包括舒適健康的聲、光、熱以及空氣質量、管道設施等方面反而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所以,現在大多數房屋好看不好用,離舒適、健康、方便、安全的要求還存在相當的距離。這就好比我們做冬衣,衣服面子采用新穎款式和昂貴的錦緞,但是里邊卻是連基本的保溫功能都不具備,更談不上做工的細膩和穿著的舒適。這是遠遠不夠的。
前不久,幾位曾經在中國參與了大量基礎性研究和指導工作的日本資深住宅專家,對目前我國住宅建設中普遍存在的這種傾向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他們認為,20年來中國住宅建設在速度和數量方面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住宅內部設施和空間設計的精細程度沒有太大進步。中國住宅100平方米的居住面積功能,可能只能相當于日本住宅70平方米的效用。這是不能不引起我們深思的!
如何理解品質的真正內涵,應該重點思考兩個問題:一個是住宅舒適度的問題,一個是綠色節能的問題。住宅的舒適度要通過功能空間的科學合理配置、對行為居住學的深入研究、空間設計的精細化以及各種人居科技手段來實現。這方面我們與國際上先進水平還有較大的差距。綠色節能則是當前業界普遍關注的一個熱點話題,綠色建筑強調的是資源和能源的合理配置和最大化,是環保和低碳化,強調的是舒適健康。
開發模式轉變:從粗放型轉向產業化、集約化
總體來看,現階段我國的房地產開發還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住宅建設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是:住房建設水平仍處在粗放型生產階段上,尚未形成集約化生產;住房建設技術落后、成本高、效益低、質量差;住宅產品能耗大。
這些問題的出現,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國尚未建立一個相對完善的集成化住宅生產體系。如果還是遵循從前“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思路,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住宅建設模式的問題。要提高住房建設質量和建設效益,根本出路在于住宅產業現代化,這已經構成危及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原因。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需要清醒地認識到,隨著此次市場的低潮和調整,僅僅依靠土地和地段就能贏取市場的時代即將結束,未來的競爭將越來越體現在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管理效率上,產品精細化和專業分工細化將是一個重要的趨勢。越來越多的房地產企業將由全能型向專業型逐步轉變,只有走集約化的發展道路,精明化增長才有可能獲得持續發展。(建設部住宅建設及產業現代化技術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 開彥)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