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至11月15日,是金融危機以來地產業壞消息最多的兩個月,先是雷曼兄弟破產后中國地產股全線下挫,后是萬科宣布削減開工計劃,然后是北京、上海、廣州樓市幾乎進入歷史冰點,地產商發出全線告急的呼救。但網民們依舊不依不饒,這兩個月,在輿論層面,整個沸騰的國民情緒似乎都在與地產業進行著對峙甚至是對抗。面對樓市的銷售告急、停工告急、續貸告急、信心告急,本報派出多路記者,在金融危機后,首次對各地樓市展開了歷時半個月的行業危機大調查,并邀請資深行業人士和專家學者對當前困局進行了深刻解剖和分析,以期公眾和政策制定部門能對今日之房地產業危機,有一個客觀、全面、清晰的了解和定位。
廣州火車站是民工流向的晴雨表。11月7日,從東莞樟木頭一個建筑工地返鄉的農民工巨紅衛正在這里轉車。三個小時后,他乘坐的K227次列車就要把這位“沒活干”的青壯年送回他的家鄉甘肅。面對著記者的提問,丟失了飯碗的巨衛紅捏著那張車票顯得非常局促。他說,“眼看快到年底了,但工地卻突然停工,能不能領到工錢,我們的心里真的沒什么底。”
這多少會讓人聯想起十四年前房地產業、建筑業的“海南大撤退”。當年,隨著瓊州海峽一班班渡輪搭回了幾萬名沒活干的農民工,留下的是荒島般的“爛尾樓”。
全線告急
面對房地產業是“救”還是“棄”的不同看法,11月6日上午,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2007.HK)創辦人兼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在他的二樓辦公室,出人意料地指著一篇《降價潮:鋼鐵業突現全線虧損》的報道,表達了他對當下地產困局拖累多個行業的憂心。
中國工程機械巨頭三一重工總經理向文波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傳遞著上游產業的看法。他甚至說,假如搞垮所有房地產老板甚至千刀萬剮能讓所有人都能住上好房的話,他們肯定也會為國捐軀!顯然,樓市中呈現出的風雨飄搖,已影響到整個中國經濟上下游的產能和供需關系。
其實,對危機早有嗅覺的碧桂園已經減速。就在楊國強此番側面談話之前,這家中國區域用工最多的地產公司開始縮減開竣工面積。此前,萬科地產也兩次下調年初制定的開竣工面積。這兩大地產“巨無霸”的每一次開工面積下調,無疑都對A股中的地產指數形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碧桂園都要減速,那將是一個很恐怖的事情。”廣東一位地產同行評價。自創建以來,碧桂園就是以“薄利多銷、快速銷售、大盤開發”為戰略,成為去年全球市值最大的地產公司。如今,龐大的土地儲備和建筑用工,不僅沒能實現它對“民生地產”的貢獻率,反而加劇了失業潮和樓市信心危機。
記者在此次調查中發現,加入這支失業大軍的還包括過去受惠于這一產業鏈的創富階層,尤其是一些活躍在房地產中介機構、策劃機構、廣告公司的年輕白領,以及那些以裝修、運貨為生的城市邊緣人群。最可怕的是,江浙一些地產公司老板已安排好家人出路,隨時準備卷鋪蓋宣布破產。
停工告急!就業告急!續貸告急!地產業的整條產業鏈告急!這條緊繃在地產公司身上持續14個月的資金鏈,會不會戛然而斷,“時間表”就在年關前后。“地產商與銀行曾是親密無間的生意伙伴,而現在這兩個志同道合的伙伴卻變成警惕的路人。”一位在廣州參加近日銀企懇談會的專家指出。
然而,中國民眾并沒在這輪“樓市大退潮”中得到任何好處。國家統計局一組數據顯示,由于樓價下跌,廣東人均財產性收入大幅下滑,幅度高達14.6%,湖南甚至出現了負增長。而退房、退地、不良負資產和個人壞貸的蔓延,已影響到了社會的和諧穩定。改革開放30年來,逐漸形成的有產階級和民間財富,更直面殘酷的現實沖擊。
急需“松綁”
警醒還是來自決策機構。11月10日,國務院在北京召開省區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會議,溫家寶總理發表重要講話,他希望包括“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在內的擴內需、促增長的措施,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顯然,高層沒有低估房地產業“拉動鋼鐵、建材及家電家居用品等產業,推動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
然而本報在各地調查發現,地產全行業在信貸政策重負下的大蕭條遠比想像更為嚴重,1998年中國住房市場化改革以來形成的住房成果面臨著引擎熄火的危機。同樣這一狀況可能會影響到保障性住房的投資。畢竟,住宅建設需要“市場”和“保障”兩條腿走路。
諸多行業人士投書本報,地產業唯有立刻進入“松綁時間”,才能在GDP保八戰役中扮演相稱角色,否則陷入衰退的地產業只能拖累這一戰役。目前,救市的建言已從政府、協會上升到專業和民間部門,包括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廣東地產商會、中華房地產投資開發商會等都向中央及地方政府遞交了形勢報告及對策。
尋醫必先救急。現在首要任務是:銀行能否向地產業保持輸血,將影響著6萬家地產公司的生死存亡,幾十個關聯行業的景氣指數與無數從業人員的生計。
“市場不工作了,政府必須用猛藥。”北京科技大學教授趙曉說。為此,中華房地產投資開發商會建議,在銀行信貸方面加大對二三線城市中小地產商的支持力度,同時,授予銀行自主權,靈活掌握地產開發貸款的收貸時間。
一位業內重量級人士卻認為,危機中其實也蘊藏著機會。首先是中央已再次明確房地產業的“重要支柱地位”;其次是國家擴大投資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建設并不矛盾,只要政府將二者邊界劃清就行;三是擴大內需重構了消費者信心。他還建議:1998年實行的住房貨幣化政策的大方向必須堅持,這在抵御亞洲金融風險時就已經發揮過作用。當然,他也希望政府能夠擴大個人消貸、簡化優化稅種、減少交易成本。
也有許多業內人士認為地產商也要站在對方立場考慮問題,展開深刻反思,進而實現轉型,“地產商不要姿態太高,要更多檢討自己,適時調整和轉型。”(中國房地產報)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