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據最新披露的統計數字顯示:7月份上海商品住宅新盤成交面積同比下降69%,月成交均價環比下降24%。創下2005年7月以來上海房價最大環比跌幅。 中新社發 湯彥俊 攝
|
9月5日,據最新披露的統計數字顯示:7月份上海商品住宅新盤成交面積同比下降69%,月成交均價環比下降24%。創下2005年7月以來上海房價最大環比跌幅。 中新社發 湯彥俊 攝
|
一邊是高位運行的CPI,一邊是持續下滑的GDP。中國面臨保增長還是反通脹的兩難選擇
★ 本刊記者 /楊正蓮 周政華
被視為中國經濟引擎之一的上海,2008年上半年GDP增長,罕見地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樓市“拖累”經濟增長?
上海統計局總經濟師蔡旭初7月24日在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08年上半年,房地產業對上海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負數,導致GDP少增長0.4%。
與此形成對照的是,1998年以來,上海房地產投資占固定投資總額的比重一直維持在40%的水平。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陳杰認為,投資過于集中到房地產行業,不可避免地對很多其他產業形成了擠壓和替代,并直接影響到上海的產業結構升級。
北京、上海等國內一線城市的經濟,對房地產市場非常敏感。個中原因就在于,房地產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長期偏高。坊間對此的通俗解釋是,“房地產綁架了經濟”。
北京也意識到了這一點。7月,北京市發改委表示,未來將提高其他產業和其他領域的投資,以增加城市的經濟增長點。2008年上半年,該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增幅滑落到2006年以來的最低點。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目前,房地產投資占北京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仍然接近50%。
房地產對全國經濟增長的影響程度,要低于北京、上海等地。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上半年,房地產投資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尚不足20%,該數據并不包括房地產相關產業投資。
房地產行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影響,主要通過鋼鐵、水泥、建材等上游產業,以及家電等制造業下游產業來實現——2008年上半年,由于房地產投資增幅的回落,國內鋼筋的產量已經減少1%。證券日報發表國海證券分析師朱生球的預計,未來1年,由于房地產投資放緩,國內鋼鐵價格可能下調20%。
失業率可能繼續上升
不管怎樣,在京、滬、深等一線城市房地產陷入蕭條的同時,國內宏觀經濟形勢確實處于轉向之中。
被視為經濟晴雨表的中國股市,其基準指數——上證指數從2008年初的5200多點一路跌至9月初的2300多點,成為同期全球下跌幅度最大的股票市場。
同期,房地產股票平均跌幅則接近60%,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公司萬科集團A股股票價格則縮水了3/4以上。
過去半年中,中國證監會通過多種措施重振投資者對于中國股市的信心。政策行為主要著力于規范大小非解禁和嚴懲內幕交易等措施,以此來促進完善資本市場的制度建設。為解決股權分置改革之初大小非問題預留的隱患,2008年4月20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轉讓指導意見》通知,7月21日又宣布,即日起大小非減持情況將在中登公司網站上定期披露;8月25日,規范金融從業人員“老鼠倉”行為的條款也寫入刑法修正案草案,目前已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與之前“政策托市”意味濃厚的調整不同,此次證監會的諸多措施更多著力于制度建設,因此效果也不如之前提振市場的效果明顯。
微觀層面的經濟下滑風險也在顯現。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國內GDP增長已連續4個季度下滑。7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近兩成,紡織業發展面臨困境,電力石化企業也出現前所未有的虧損。
最突出的是,大批中小企業陷入了困境。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司8月6日披露,全國今年上半年6.7萬家規模以上的中小企業倒閉。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代表的紡織行業中小企業倒閉超過1萬多家,有2/3的紡織企業面臨重整。
7月7日,民營經濟發達的浙江省向國家發改委、農業部辦公廳等部門緊急報送《當前中小企業生存環境亟待改善》的調查報告,為中小企業向國家尋求政策支援。
融資困境是導致中小企業困難的重要因素。據銀監會統計,今年第一季度各大商業銀行貸款額超過2.2萬億元,其中只有約3000億元貸款落實到中小企業,占了全部商業貸款的15%,比去年同期減少300億元,中小企業融資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
資金短缺只是中小企業倒閉的導火索。由于中小企業處于產業鏈下游,在弱外需和高成本的雙重夾擊下,中小企業難以避免轉型的沖擊。
不僅是中小企業,大企業比較集中的汽車行業,2008年國內產銷量漲幅也出現下滑。一般而言,汽車業這一對市場變化反應,要先于其他產業,可視為觀察宏觀經濟動向的風向標之一。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前7個月國產汽車產銷增幅比上年同期明顯回落。新華信汽車行業分析師朗學紅認為,今年宏觀經濟緊縮,股市和房市的波動等因素都會對車市尤其是中高級車市產生較大影響。
宏觀經濟下行已經影響到國家稅收增長。在經歷了18個月的紅、黃燈之后,財政收入終于在7月進入了綠燈區。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2008年7月,國內稅收增幅比今年上半年回落了19.7個百分點,其中證券、保險、房地產業營業稅收入均出現了負增長。
在8月18日財經雜志出版的宏觀經濟周報中,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表示,國內登記失業率,2008年2季度比1季度上升了0.05個百分點。
蔡認為,如果勞動密集型企業經營持續困難,將進一步促使失業率上升。
在保增長與反通脹之間
一邊是高位運行的CPI(消費者價格指數),一邊是持續下滑的GDP。對在保增長與反通脹之間疲于奔命的中國政府來說,目前面臨兩難的政策選擇。
如果擔心經濟滑坡,采取擴張性貨幣政策或積極財政政策,則有可能進一步加劇通脹;如果繼續實行緊縮信貸,財政政策也不作調整,那么經濟增長有可能持續放緩。
決策之難,源于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尚未明確。關于經濟增長走勢就存在著兩種相反的看法。預言經濟下滑者,主要依據在于當前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房地產、證券市場波動、中小企業成本上升;認為經濟將繼續快速增長者則堅持,中國政府將持續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
出于對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增加投資拉動經濟的呼聲日高。國際投行摩根大通在8月下旬發布的一份報道稱,中國政府領導層正在認真考慮一項總金額至少2000億~4000億元人民幣的經濟刺激方案,并可能于年底前放松貨幣政策。
然而,自2008年持續上漲的PPI(工業品出產價格指數)和仍然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指數,并不支持經濟刺激的方案。PPI所標識的工業品價格是推動CPI高啟的重要因素。原因在于,居民消費品的價格,受生產階段的工業品價格影響明顯。單純地對CPI的抑制并不徹底,只有將工業品價格指數降下來,CPI才有可能得到本質上的抑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在8月31日在深圳召開的世華財訊系列經濟論壇上表示,中國現階段CPI有失真之處,PPI可以起很重要的參照作用。分析2008年1月到現在的物價走勢,可以看到企業對PPI上漲帶來壓力的消化能力在逐步減弱,最近幾個月PPI向CPI的傳導在增大。
8月27日,國務院向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提交的報告指出,下半年將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作為宏觀調控首要任務。 ★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