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5日電 澳門《訊報》4月25日發表題為《大陸樓市明顯放緩》的文章說,二00八年由于國內外整體經濟發展放緩,作為內地經濟支柱的房地產業走勢,備受海內外關注。事實上,自二00七年下半年起,內地樓市已出現明顯放緩之勢,進入二00八年以來,部份城市更出現較大調整。種種跡象顯示,由于中國房地產市道已處在高位,與民間的消化力形成太大差距,再加上中央對住房公共政策的重大調整,大陸樓市未來將處于一個調整期,海外投資進入中國房地產市場務須謹慎而行,對相關住房政策更應高度關注。
文章摘錄如下:
中國內地的房地產市場是去年九月底開始下調的,突出表現是土地拍賣價格大幅回落,一些地方甚至無法順利把地塊賣出。而二、三線城市的商品房銷量持續下降,價格下降的同時更導致積壓量增加。在銀根收緊、信貸收縮情況下,一些地產發展商為盡快償還信貸,已開始推出多種優惠促銷措施,樓市后市相信會漸趨低迷。至于一線城市尤其是京、滬、深、穗四市,由于需求仍然暢旺,樓價上半年基本穩定,但已出現下滑勢頭,其中以深圳的樓價最顯疲態。由于房地產市道涉及的資金流通量較大,一旦資金收緊、地產市道就難免回落。
今年上半年,中國房地產協會公布一份“中國房地產市場研究報告”,該報告已清楚表明,在國家不斷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的形勢下,地區性的樓市難免出現下跌。由于中央政府加大了對內地若干主要城市的住房供應,一線不少城市的住宅商品房供求矛盾均得到緩解,壓抑了樓價的上揚之勢。但從總體而言,由于中國經濟在不斷增長之中,大批就業人員涌現,結婚成家或換樓家庭日增,城鎮對住宅的需求仍在急劇增長之中,只不過在樓價高企之下,真正的購買力尚未釋放出來,面對宏觀調控和銀根緊縮的大環境,整體地產市道難免步入低潮。
事實上,需求旺盛向來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主旋律,“中國房地產市場研究報告”的評估認為,未來三至五年內,內地房地產市場的主要矛盾,仍是供應不足,而不是供應過剩,其主要需求動力要來自四個方面:一是農民工大批入城,城鎮化步伐加快,帶來對住房的殷切需求;二是經濟高速發展下,民眾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帶來對改善居所的強烈要求;三是舊城改造、拆遷、環保帶來對建筑市場的強大動力,形成對住宅供應的需求;四是通脹上升,資金過剩,投資渠道欠缺,吸引大批資金進入樓宇投資領域。可見,從長遠計,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前景仍是很樂觀的。
另一個影響中國房地產市場走勢的因素,是從去年底起,中國政府對住宅開發政策進行了重大改革,把民眾的置業購房納入保障性住房政策范圍。據有關數據顯示,每年僅農民工就有三千萬人要進城安家,存在對住宅的巨大需求,但他們的經濟狀況決定了他們不能在商品房市場置業,故政府在保障性住宅方面為他們提供幫助。據有關方面的市場研究顯示,內地現時選擇九十平方面積以下小型住宅的比例,占了百分之四十以上,說明內地樓市的實質需求在于中低收入人士。政府須在保障性住宅方面作更大投入,從而影響商品房市場氣氛,一些置業人士更抱觀望態度。
中國未來房地產市場的走勢,還同內地股市的行情有緊密關系。內地目前的上市房地產公司有一百二十多家,在中國大陸的股票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二00六年大陸股市呈高峰狀況時,大批房地產公司借勢上市,以擴股、發債、并購等方式從股市中籌集到一千三百億元人民幣的資金,對推高內地樓市起到很大作用。但隨著內地股市的大幅調整和轉趨低迷,樓市也迅速回落。大陸樓市調整固然與宏觀調控及相關因素有關,但股市對其影響不可輕視。現時內地A股市場的一百二十多家房地產公司均為內地地產“大哥大”,經濟實力和土地儲備居同行前列,影響甚大。
由于房地產上市公司向來以“圈錢圈地”為拓展方式,公司致力在股市“圈錢”,把圈來的錢再大量“圈地”,在內地股市出現大幅調整,內地銀根又緊縮的情況下,這些地產龍頭公司自然轉為謹慎保守,令土地行情轉淡。去年開始,內地不少一、二線城市的土地拍賣會出現流拍,土地價格急劇下降,與大地產公司銀根緊拙,經營環境欠佳有密切關系。故關注內地樓市的投資者,近期須關注股票市場的走勢。事實上,在內地現時“全民皆股”的情況下,股市行情不僅影響上市房地產公司的投資經營,更影響市民的消費力和入市意欲,這是海內外投資者須高度重視的。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