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的兩個消息讓開發商丟掉了幻想:一個是溫總理的報告提出,(今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8%左右;一個是有報道稱今年有可能把房價納入修訂后的CPI指數。
(今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8%左右標志著物價的走向,按照已經公布的消息,今年1月份CPI漲幅已達到7.1%。最新的消息說,今年2月份CPI同比上漲達到8.7%,創十幾年來月度新高。在這樣的基礎上,要想讓CPI增幅控制在4.8%,則今年更多月份的CPI必須保證連續大跌于4.8%之下。在高房價成為拉高CPI黑手之一的背景下,這同樣意味著今年從緊的貨幣政策不容松動,房價也決不會被允許非理性上漲。
與此相呼應的是今年有可能把房價納入修訂后的CPI指數。在關于房價該不該納入CPI指數的巨大爭議后,如果能把房價納入修訂后的CPI指數,也就意味著房價推高CPI指數的作用將會被更直接地置于政府的眼皮底下,并加強對它的管控。在這種前提下,購買住房到底是消費行為還是投資行為的爭論也正在回歸它消費定位的本真。
此外,在溫總理的報告中今年特意強調了住房的保障性。要求“抓緊建立住房保障體系”并“堅持從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出發,建立科學、合理的住房建設和消費模式。大力發展省地節能環保型住宅,增加中小套型住房供給,引導居民適度消費”,這一點使推動房價快速上升的住房剛性需求被分流。
年底年初,苦挨“寒冬”的開發商一直幻想著房價如前些次的調整一樣“報復性反彈”。于是,大量本該入市的樓盤被推遲開盤。開發商們一面極力撇清CPI增幅與房價的關系,一面制造各種言論左右視聽,以便使銀行能悄悄放松“從緊的貨幣政策”。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宣揚越是通貨膨脹越要買房保值的觀點。閉口不談房價上升導致的下游產品尋求增值的動向和房價上升促進地價上升并進一步刺激農產品價格上升的關系。而一旦泡沫破滅,保值又從何談起?!
在一些開發商的眼里,房地產確有“挾持整體國民經濟”的能力,他們堅定地認為政府一定會力保房價的勇猛直前。然而,這些精明的商人忘記了,房地產僅僅是國民經濟的一環,雖然它可以為政府帶來短期的巨大收益,但在政府對經濟的通盤考慮中,房地產永遠只是其中的一個點。而且,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越來越合理,發展越來越健康,房地產所占的比重一定會相對弱化。“老子天下第一”的夢想也只能越來越遠。其實,政府現在僅僅是動了動金融的手指頭,就讓開發商們感受到了一陣陣的寒意,如果哪天政府再動動土地的手指頭,后果會是怎樣?
因此,扔掉夢想,正視現實,落袋為安,是開發商的必然選擇。否則,誰難受誰知道。(文/胡雅杰)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