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內房價狂漲50%的深圳,正越來越成為全國房價走勢的一個標桿。
而標桿所引發連鎖效應,則是老百姓對房價的抱怨和政府有關部門對房價居高不下的擔憂以及由此而出臺的更加嚴厲的新一輪調控房價的具體措施。這樣的措施,在過去的幾年中,和不斷升高的房價如影隨形。
但是,現實問題是,盡管國家有關部門出臺的種種調控措施不可謂不好,可各地的房價卻基本上呈現出一種越調控越漲的態勢。前不久,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1%。而在去年,就在2006年“國六條”、“國十五條”出臺以后,北京、廣州、深圳等絕大多數城市的商品房價格仍呈不斷攀升的勢頭,有的甚至還超過了前幾年的同期水平。
房價怎么了?難道真的走不出越調控越漲的怪圈?還有,到底是什么原因在導致房價暴漲?是開發商的暴利,還是投資者的哄抬?
任何一個市場,影響價格因素的因素可能有很多,但關鍵的、起決定作用的可能只有兩個方面,即供應量和購買量。經濟學告訴我們,一種商品,當它的價格在較長時間內持續上漲的時候,暴利和投資者的炒作都不是主要原因。這是因為,在一個較長的時間里,任何商品的價格高低只與需求和供應兩項因素相關。具體到對房地產而言,當需求旺盛而供應不足時,商品房的價格就會上漲;反之,當需求不足而供應旺盛時,商品房的價格就會下降。前一種情形由于會給制造商帶來暴利,會吸引更多的從業者加入;而后一種情形由于會導致制造商微利乃至虧損,則會導致一些從業者退出。
因此,從這一個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如果要控制房價,有關部門還是應該從抑制需求和增加供應這兩個關鍵的環節入手。
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引人注目的是,有關部門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并將其貫徹到調控的具體行動當中。在不久前召開的國土資源部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土資源部的有關人士表示,根據國務院房地產市場調控的要求,今年國土資源系統加大了房地產的土地供應。今年1~5月份統計,住宅用地的土地供應量比去年同期增長35.5%,普通商品房的土地供應總量同比增長76.3%,經濟適用房的土地供應總量比去年增加166%。緊隨其后,上海市在這個月的2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該市將預測2007年至2009年度的住宅用地需求,并對于未來三年新增土地的供應量作出初步規劃,同時根據市場情況加強對土地供應節奏的調控。
結合前些時候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在提到房地產調控時提到的“調整土地供應結構,適當地提高居住用地在土地供應當中的比重,著重增加中低價位、中小套型商品住房的建設用地的供應”的建議,可以發現國家有關部門在房地產調控方面的思路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這樣的改變,無疑會對今后我國房地產市場的走勢產生巨大的影響。
可以肯定的是,這樣的影響,是積極的和值得期待的。(萬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