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搜房網數據監控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周上海樓市出現了新政后的首次“量價齊升”。不過,目前判定樓市“反彈”的證據并不充足。日前舉行的易居論壇上,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認為,在嚴厲的調控政策下,本輪樓市調整期或將持續半年左右。
10月7日“滬十二條”出臺后,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量在連續五周下滑之后,上周首次出現了上漲。一周內共成交了1816套商品住宅,成交面積21.4萬平方米,環比前周增加了33%;成交均價為23011元/平方米,環比前一周上揚10%。
由于樓市周成交均價受當周成交結構影響較大,一周成交“量價齊升”,顯然不能成為樓市“反彈”的佐證。監控數據顯示,近三周來,上海有長寧88金廷、中信虹港名庭、慧芝湖花園三期3個高端項目上市,成交均價皆位于3萬元/平方米以上,且銷售較好,它們既帶動了全市上周住宅成交量的上漲,也導致了上周樓市整體均價的明顯上揚。
記者獲悉,對于大部分開發商來說,銷售形勢并不容樂觀。由于新政之下樓市觀望嚴重,目前不少原先預計年內開盤的樓盤,至今仍未公布正式開盤日期和售價。12月份,預計有30個左右的純新項目開盤,占12月份開盤總數的半數左右。近期,“開盤即優惠”的推盤方式受到不少開發商的青睞,對于尚未進入市場的純新項目來說,為了吸引廣大購房者的目光,也紛紛將推出優惠措施。 12月份即將上市的純新項目中,目前已至少有5個樓盤明確表示將推出開盤優惠。
上周,雖然新房市場成交回升,但二手房市場仍是冷意四起。據上海中原地產介紹,從近日二手房交易情況來看,“滬十二條”的后續效應在流動性不斷收緊、樓市淡季來臨等背景下,市場沖擊漸漸顯露。市中心二手房交易量明顯下降,虹橋、古北、長壽、松江新城等中心區內外板塊成交下滑成普遍現象,個別中介門店還出現了零成交的局面。
“從最新數據來看,在限貸、限購、加息等多重政策影響下,10月我國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已經有所下滑,房價也隨之出現調整,而市場供應量卻有望持續增加。 ”據楊紅旭分析,1至10月,我國商品房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長61.9%,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土地購置面積同比增長36.2%。其中,新開工面積明顯增長,意味著今年四季度至明年,可供預售的商品房規模將較大幅度增加;土地購置面積的大增,則意味著明年下半年直至后年,可供預售的商品房規模也將持續擴大。供應增加,而需求在調控政策作用下明顯萎縮,預計未來半年甚至更長時間內,很多城市將出現持續的商品住宅供大于求狀況。“預計未來半年左右,全國70個大中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的房價,將總體呈現下跌格局”。(記者 張奕)
參與互動(0) | 【編輯:位宇祥】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