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11月18日電 題:王東:廣州新城市中軸線誕生盡顯大山水氣魄
作者 黃雪琴
“廣州新城市中軸線誕生歷程很曲折,歷經了18個年頭,但是我們拿出廣州最貴的地方來打造這條中軸線,有充滿嶺南風情的花城廣場,有奇特而創的廣州塔、廣東博物館、第二少年宮等新穎建筑,有珠江、河涌,顯山露水,”廣州市規劃局局長王東今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廣州城市的規劃、廣州新城市中軸線的誕生歷程都展現著羊城大山大水的氣魄。
原來,由于城市發展的需求,早在八十年代,廣州新城市中軸線的概念就開始被提出來,并在1992年組織開展珠江新城規劃競賽。93年,珠江新城開發建設正式啟動,控規編制開始,但由于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直到99年才開始對前期規劃和建設管理進行全面檢討。
2000年的廣州,300多萬城市人口擁擠在幾十平方公里的老城核心區,而圍繞“核心區”,一圈又一圈的鋼筋混凝土建筑由內向外“攤大餅”。新城建設應該走怎樣的路?廣州要怎樣規劃自己的未來?王東一直思考著這些問題。
“一個城市的發展要先看它的城市發展規劃和城市定位,廣州到底要發展成怎樣的城市?都需要我們認真去想去規劃。”王東介紹說,直到廣州對自己的戰略發展給出了明確定位——“國家中心城市”,主要職能為“綜合性門戶城市、南方經濟中心、世界文化名城”,適宜創業發展和生活居住,新城市中軸線才定位,2004年,才編制完成《珠江新城中央廣場城市設計》。
為了深化規劃理念,廣州邀請美國SWA+市規劃院在華南理工大學原寶瓶狀的設計理念上進行深化,提出“海納百川”理念,使其有更開敞的軸線,順應自然,連接城市,還把水的元素引入其中,所以現在的花城廣場北邊有水,還納入海心沙。
城市發展理念、規劃提升了,廣州的建設就隨之改變。王東認為,每一個城市發展到一定的階段都要強調這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和城市特色。廣州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追求的是更宜居的城市,更注重大山大水的城市特色。
“廣州有自己的先天優勢,哪個城市像廣州這樣在城市中心有白云山這樣的大山,有越秀公園、雕塑公園等這么多的公園,有珠江這樣的大河?”說到城市的規劃,王東說,一定要展示廣州嶺南特色,大山大水的氣魄。
而廣州新城市中軸線就是大山大水的一個典型例子。直到2007年,經過不斷修正、補充的廣州新城市中軸線菜開始組織開展珠江新市政交通項目景觀工程及海心沙島景觀設計。
現在,登上當今世界上最高的電視塔“廣州塔”,氣勢恢弘的廣州“新中軸線”由南向北穿城而過,新電視塔、歌劇院、博物館、圖書館、亞運主會場、萬畝果園……一個個靈動的城市文化符號閃耀。
“現在來廣州的人看到廣州的大變化都不敢再說廣州沒有規劃了,我現在走在外面也自豪多了。”王東告訴記者,曾經最怕記者問“你對廣州的規劃怎么看”的問題。
經過18年的努力,廣州新城市中軸線誕生了,并且顯山露水,充滿著羊城自己的嶺南文化和特色。這是廣州建城2200年來首次中軸線東移。廣州城市主體走出了一個跨越時空、立體化發展的“大廣州”,展現出廣州大山大水的國家中心城市氣魄。
參與互動(0) | 【編輯:謝宏鈺】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