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政策是中央政府體現調控決心的表現。原本的政策或多或少地給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留下灰色空間,一刀切則能夠堵住這一漏洞
人們對樓市二次調控的預期在9月最后兩日明朗。9月29日晚,國家有關部委一系列調控新政正式出臺,在國慶節前給樓市打下一劑預防針。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新政策再次加大了調控力度,房價上漲的動力有可能因此減退,而三個“一刀切”政策將把灰色空間擠壓殆盡,有利于打壓投資投機性購房。
比“史上最嚴”更嚴
號稱“史上最嚴”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新國十條”出臺已有半年,但效果卻十分有限,甚至出現了“越調越反彈”的尷尬現象。為此,中央政府不得出臺比“史上最嚴”還嚴幾分的升級措施,措施與最嚴厲的北京細則相似,并集中在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方面:
首先,各商業銀行暫停發放居民家庭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對不能提供一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暫停發放購房貸款。在“新國十條”中只要求房價過高城市有選擇性地實行,但現在已經變成三個“一刀切”。
此外,“新國十條”規定,對購買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但在“升級版”中,對于首套房三成首付的“90平米以上”的限定條件沒有了,則不分住房大小,一律要求首套貸款首付要30%及以上,條件更加嚴格。
“‘新國十條’雖也是好政策,但是執行力度太軟。”易居中國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原來的政策或多或少地給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留下灰色空間,使之得以打“擦邊球”,此次的一刀切則能夠堵住這一漏洞。
政策還重申了要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嚴格執行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貸款利率不低于基準利率1.1倍的規定。同時,責令各商業銀行要加強對消費性貸款的管理,禁止用于購買住房。對不認真執行差別化信貸政策的商業銀行,一經查實要嚴肅處理。
記者了解到,所謂“嚴肅處理”的“嚴肅”程度,也是防止金融部門“打擦邊球”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據《國際金融報》記者向某國有銀行相關人士求證獲知,目前銀行尚未接到最新通知。
調控決心更堅定
“從此次政策看,調控已經明顯從文件形式轉為執行階段。”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認為,此次政策算是對“新國十條”的進一步完善和強化,并不是一次全新的政策體系,因此不能算是二次調控。從政策的力度來看,應該是進一步“擴大”,對樓市的影響會比較大。僅提高首付一項,就大于加息的影響,將極大延緩剛性需求者的購房需求。
陳國強認為,這次調控對地方政府的壓力加大最為明顯——沒出細則的必須出細則,出了細則的要盡快完善,房價過高的要問責——從這點來看,樓市價格繼續上漲的可能性很小了。而受打擊最大的應該是異地購房者。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引用任志強的話把此次調控形容成“核武器”:波及面很廣,各種類型的住宅都受到了政策影響,三套房停貸和房產稅試點的面也大幅擴大。他認為,按揭政策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首付款從兩成升到三成,意味著投資杠桿從5倍縮短到3倍。
有接近高層的房地產業內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此次政策是中央政府體現調控決心的表現,因此決策層不會像傳言所說不再出臺政策調控樓市。潘石屹則認為,如果房價調整效果達不到預期,政策還會繼續加碼,如首付可以繼續增加到四成和五成,利用金融杠桿炒房的可能性已經很小。
誤傷合理剛需是借口?
“9·29”新政也引發不少爭議,以“商品房首付款比例調整到30%及以上”為最。有聲音認為,提高首付比例將對合理剛需帶來資金鏈匱缺的風險,一些專家認為,樓市出現退訂是一定的。北京莊凌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看似嚴厲的調控后續政策中,只有提高首付比例一條具有實質的殺傷力,因為這可能導致一部分剛性需求買不起房。
記者了解到,事實上,每當決策層加大樓市調控執行力度,便有隱蔽的既得利益者以“誤傷剛性需求”為借口對政策發起攻擊。有接近高層的房地產業內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目前的房價反彈,有可能是一部分投機和投資者在試探政策底線。他認為,提高首付比例不會對合理剛需造成明顯的影響,因為由20%提高至30%,對資金要求并不過高。“有能力拿出首付款的購房者,應該可以接受。”(孫維晨)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