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全額支付土地出讓金的最后期限,缺錢的上海證大(00755.HK)很可能會丟掉已經到手的外灘“地王”。
自今年2月份以92.2億元一舉獲取上海外灘“地王”之后,上海證大便始終深陷資金話題之中。有知情人士近日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雖然歷經多方努力,上海證大募集的資金距離全額付清上述地塊出讓金仍然有差距。“如果在最后期限到來時還是未能完成支付,‘地王’很有可能面臨被收回的局面。”若果真被收回,按規定,上海證大以前支付的4.5億元保證金將被沒收。
今年2月,北京國土部門便因為大龍地產(600159.SH)逾期未繳清土地款而收回其拍得的“地王”。
“蛇吞象”游戲再現
上海外灘國際金融服務中心地塊(8-1地塊)在今年2月份的出讓,可謂轟動一時。資料顯示,該地塊東至中山東二路、南至東門路、西至人民路、北至原海港醫院圍墻,用地面積5.7276萬平方米。這幅被稱為“上海勾地制首單”的地塊,最終通過招標、評比及競價等系列步驟之后,由上海證大以92.2億元代價力克群雄,納入囊中,其樓面地價折合約為34148元/平方米。
按照相關規定,項目開工時間控制在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期間。而土地出讓價款的付款期限,則限定在出讓合同簽訂后2個月內付清,或半年內分期支付。
在上海證大于2月3日發布的拿地公告中提及,預期土地出讓合同將于2010年2月11日或上海市黃浦區規劃和土地管理局批準之后訂立。不過有消息稱,上海外灘“地王”的支付時間期限應為9月13日。
不過這一話題對于上海證大而言顯得諱莫如深。該公司相關人士在回答記者詢問時回復稱:“9月13日并不是最后期限,關于該幅土地的運作方式及后續操作,將會由公告形式予以透露。”
鑒于這一短期內需要完成支付的巨大資金壓力,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7月曾將上海證大“B+”的長期企業信貸評級,以及“B+”的債務評級置于負面信用觀察名單。理由是,此次收購僅金額就相當于證大房產2009年總資產的1倍,而且款項支付將依賴于外部各方的融資,但這充滿不確定性。
而證大的中期業績報告則顯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現金僅有約12.55億元人民幣。
要全數拿出這92.2億元,難度可想而知。這種情況很像2009年11月中旬以50.5億元拍下北京“地王”的大龍地產,按2009年該公司2.87億元的利潤計算,起碼需連續“輝煌”17年才能支付50.5億元的土地出讓金。外界一直在質疑大龍地產的支付能力。果然,2月1日,北京市國土資源局發布公告稱,由于大龍地產逾期未全額付清土地出讓金,取消大龍公司的競得資格。
銀根緊縮籌錢困難
面對外界的質疑之聲,上海證大迅速作出了反應。4月27日,公司對外宣布稱,將與復地集團公司、杭州綠城置業投資有限公司和上海磐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一合資企業。完成之后,各方分別按照50%、30%、10%及10%的股權分配,以現金形式向合資公司提供貸款。
通過此次協議合作,幾家企業實際上已“被串在了一條繩上”。其中,上海證大以名下喜馬拉雅項目股權作為質押,以期作為獲取復地集團公司25.72億元貸款之保障。另一邊,亦在假設復地集團未能支付這筆股東貸款的情況下,則綠城可以1億元代價從復地手中購得合資公司10%股權,以使得綠城持有合資公司股權增長至20%。
盡管在組建合資公司公告中并未明確上海外灘“地王”與設立該合資企業的相互聯系,然而一句“合資公司將打造成資金集中平臺,從而在上海投資更大型項目”的闡述,則顯得意味深長。其實早在證大拿地之初便曾對外公告稱,公司有意與多家投資者進行磋商,以組建項目公司共同發展地塊。
按照協議規定,原本合資企業中證大、復地、綠城及磐石各方,分別支付10億元、25.72億元、8.58億元及1.873億元,共計逾46億元,這一數字恰好足夠支付50%的土地出讓金。
“現在合作關系之間的聯系鏈條很脆弱。”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鑒于資金壓力,綠城繼續參與的可能性并不大,而復地是否亦會如期付清股東貸款,如今也是個未知數。這對于證大來說,土地出讓金的支付壓力可想而知。”
這并不難理解,在銀根持續收縮的情況下,房地產企業的資金鏈開始逐漸緊繃起來。以綠城為例,2010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該公司的負債率已高達158.8%。這家在期內持有現金110億元的公司,負債額卻高達303億元,委實顯得捉襟見肘。
就在8月底,還有投資界人士稱,曾經接到來自證大的融資“繡球”,“當時提及這一地塊的資金差距還有數十億元之多。”
一位接近證大的人士表示,面臨土地出讓價款付清最后期限的步步緊逼,證大始終在做著不懈的資金籌集努力。“只是現在形勢不理想,無論是境內的宏觀政策效應,還是境外資金監管力度的加大,都對證大籌集資金的行動造成影響。”唐文祺
參與互動(0) | 【編輯:位宇祥】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