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輪樓市成交上升,不可能推動樓價上漲。
首先,第二輪調控極可能在“十一”前到來,樓價上漲將遭遇更大阻力。
調控樓市,不獨是中國面臨的問題。自今年2月以來,中國香港、中國臺北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巴西等新興經濟體紛紛對房地產市場出手,通過收緊房貸、增加供給、改變供應結構等措施,力求抑制房地產投資、遏制樓價急漲,給過熱的樓市降溫。即使樓市低迷的韓國,一方面出臺提振房地產新政,一方面亦限制以投機為目的的交易。很顯然,房地產投資、投機過度,泡沫涌生,不是中國獨有的問題,而是絕大多數新興經濟體所共同面臨的問題。只有通過相關調控,擠出房地產泡沫,才能在整體經濟與房地產之間建立有效的防火墻,防止房地產泡沫對整體經濟的傷害。從這個角度看,在調控效果沒有顯現之前,房地產調控將會一直持續。事實是,中國房地產調控效果不彰,甚至還出現“反效果”:房價繼續高企,各大城市成交量卻持續攀升,上市房企8月業績紛紛創下歷史紀錄,投資者身影重現樓市……如果中央不加干預,整個房地產調控將宣告失敗,中國經濟將面臨更大風險。為保證整體經濟安全,二輪調控勢在必行。為穩住市場,迅速扭轉局面,二輪調控極可能在“十一”前夕這樣的重要節點出臺。近期,發改委、銀監會頻頻重提“堅決遏制房地產投機投資需求”,國務院關注房價漲勢,工信部及中國社科院明確提及房產稅征收的傳聞,均有山雨欲來之勢。
二輪調控,必將劍指投資者和開發商。新的調控面前,誰都不敢輕言漲價。
此外,“十一”黃金月的天量供應,也會抑制價格的上漲。因第一輪調控的出臺,開發商調整了推貨節奏,眾多樓盤選擇在“十一”黃金月面市,適逢亞運城也在期間推出,造成了廣州“史上最多”的黃金月供應量。合富輝煌市場研究部日前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國慶黃金月廣州樓市新貨供應激增至2.7萬套,加上原來的存貨,會有近6萬套房子供市民選購。以剛剛回暖的消費力,消化“史上最多”供應量,難度很大。空前激烈競爭之下,“要價”難以生效,“要量”才是明智選擇。
面對市場的一片回暖之聲,消費者稍安毋躁,不要被浮云所誤,成交的回升不足以推動樓價的上漲,當下整體市場依然有利于買方。 (執筆:張秀欽)
參與互動(0) | 【編輯:位宇祥】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