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新政執行4個月來,房價非但沒降,反而出現上漲,只有地價出現了明顯下降。聰明的房企們一方面依然死咬房價不松口,另一方面卻趁著地價低迷期大肆抄底。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僅7月份以來,全國知名房企投向土地市場的資金已經高達300億元,其中二三線城市成交量明顯高于一線城市,而國企再次成為拿地主力。業內人士認為,二三線城市已經成為各大房企主要發展市場,今后房地產行業的競爭將主要體現在二三線城市中。
40天砸出300億元
8月2日,北京CBD包括中服地塊在內的12個地塊競標正式啟動,吸引了中信、富力、萬達、遠洋、SOHO中國等知名房企,參與競標企業高達61家。競標盛況讓人無法將其與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聯系到一起。
如果說CBD12個地塊大受歡迎是因為商業用地性質的話,住宅土地市場的一組數據依然能表明新政導致的成交量嚴重下挫,并沒有影響到各大房企跑馬圈地的熱情。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7月,以萬科、華僑城、綠地等為代表的標桿企業積極擴充土地儲備。7月,全國103個重點城市共成交住宅用地377宗,環比增加11%,同比減少4%;成交土地面積2312萬平方米,環比增加9%,同比增加14%。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10日,7月份以來,萬科、華僑城、遠洋地產、保利地產、中糧地產等20余家知名房企,在全國10多個城市拿下60余宗土地,總資金投入高達300億元。
其實,從5月份以來,各大房企就已經開始悄然布局土地市場,頻頻出現在二三線城市的土地競標中。以地產龍頭企業萬科為例,僅5、6兩個月就拿下了12個項目。
更值得注意的是,拿地房企中,國企再次成為主力。中國指數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新政出臺后,京、滬、廣、深四個一線城市成交的總價前十名地塊中,國企占據了絕大部分的比重。其中北京、上海分別有9塊土地為國企開發商獲得,其中分別有3家為央企(或央企參與),其余6家為地方國企;而深圳和廣州的稍低,分別為6家和5家。
地價明顯下調
國家統計局發布了《1-7月全國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其中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3%,漲幅比6月份縮小1.1個百分點,環比與上月持平。
這樣的數據讓苦等房價下跌的普通置業者很是沮喪,新政調控4個月,雖然房價不再大幅上漲,但普遍降價的局面卻依然未能出現。
與房價的堅挺相比,地價卻出現了明顯的下調。
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新政百天之后,住宅用地樓面均價穩中有降,與4月均價基本持平,較6月有所下調。7月,全國103個城市住宅用地平均樓面地價1570元/平方米,環比下跌14%,同比下跌5%。
據北京市國土局透露,自今年3月北京市出臺土地新政后,土地樓面價已降至萬元以下,降幅達26%。
8月4日,上海羅店的兩幅低密度住宅板塊以“罕見”的低價格成交,不但區域土地價格水平已從去年的約912萬元/畝回落至850萬元/畝,而且成交現場無人競價。最終,遠洋地產以最高掛牌價的方式直接“低價”獲得該地塊。
各房企謹慎擴張
雖然看起來各大房企拿地氣勢頗為壯觀,但細看萬科、遠洋等企業的拿地策略,其實是謹慎有加。
遠洋地產行政總裁李明表示:“2010年遠洋地產將重點在沿海和沿江兩條線進行戰略布局,加速開拓新的市場,我們對中國樓市持續向好的預期沒有改變。”在李明看來,宏觀調控將有利于房地產市場的長期穩定發展,遠洋對土地資源依然高度重視,但會按照市場規則去參與,遠洋在上海低價拿地就顯示出其謹慎態度,也證明遠洋地產低價吸納土地的行動可能剛剛開始。
同時,萬科也明確表態,去年公司堅持“寧可錯過,絕不錯拿”的原則,避開一線城市的激烈競爭,新獲項目主要位于房價上漲少、自住需求占主流的二三線城市,今年仍然會堅持不追高拿地的原則。萬科總裁郁亮表示,萬科會在房價上漲時拿些風險小的地塊或在二三線城市尋找機會。
中鐵建相關負責人則告訴記者,下半年一方面不會放棄北京這樣一線城市的優質土地,另一方面也會尋求二三線城市的潛力地塊,但也不會追高拿地。
加速二三線布局
從這幾個月的拿地策略看,各大房企明顯側重于在二三線城市拿地。
陽光100執行總裁范小沖表示,轉向二三線城市既是房企主動選擇,也是迫不得已。他表示,一方面一線城市土地供應有限,另一方面一線城市高企的地價和房價,開發風險都明顯高于二三線城市,中國城鎮化發展道路對二三線城市的發展是利好。
21世紀不動產市場部總監林蕾預計,“下半年一線城市土地市場仍將維持低迷態勢,而二三線城市的土地市場則會相對活躍”。
另有部分企業則尋求新的突破渠道,比如技術、品牌輸出。如上海中凱地產近期就宣布,公司將轉型成為中國首家專業房地產“代開發”企業。
本報記者 魯歡
參與互動(0) | 【編輯:位宇祥】 |
相關新聞: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