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當調控政策逐步深化、效果日益顯現的關口,有關三套房貸重啟、國資委授意房地產央企擴張、中央摸底京滬等地樓市調控反應防止誤傷經濟等諸多政策松綁的傳聞涌現。對此,住建部、銀監會、國資委三部委分別作出回應。住建部官員還特別強調,各地將繼續堅定不移地執行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及相關配套政策。業內人士分析,監管層調控樓市的決心可鑒,開發商也日益受到調控影響,相關傳言很可能是相關利益集團利用近期宏觀經濟形勢變化預期在制造輿論。
三部委強調堅定執行“新國十條”
就在上周末,有媒體報道稱從消息人士處獲悉,國資委近期通過約談等方式“授意”房地產央企下半年在各自專注的領域加速擴張。幾乎同期,上海有媒體報道,滬多家銀行對第三套住房貸款的發放有所放松,而且對二套房的認定采用“認貸”的方式。隨后,更是有媒體跟進稱,南京、杭州、深圳等地的銀行也放松了第三套房貸。還有消息稱,住建部官員表示,無當地社保證明者限制購房數量的政策也可能取消。
7月11日,更有一條標題為“中央摸底京滬等地樓市調控反應防止誤傷經濟”的消息密集出現于各大媒體和各家網站上。
對于這些消息的來源,甚至有人猜測是中央在試探市場對政策松綁的反應,以此判斷政策出臺的時機。中金分析指出,假設史上最嚴厲的調控政策未曾落地便結束,單就管理層的誠信而言,損失也是巨大的。因此監管層試探市場的可能性極小。果然,7月12日,住建部、銀監會、國資委等三部委分別針對相關傳言作了明確回應。
住建部官員表示,下階段,住建部將督促各地繼續堅定不移地執行“新國十條”及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嚴格執行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在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費的同時,堅決遏制投資投機性購房。
銀監會新聞發言人則發表回應稱,房貸相關“政策要求和標準沒有任何變化,各商業銀行要嚴格執行,不能動搖”。他重申,要求各商業銀行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以及住建部、人民銀行和銀監會《關于規范商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中二套房認定標準通知》,其政策要求和標準無任何變化。
國資委官員也對媒體表示,自國資委要求78戶非房地產主業中央企業退出房地產業務以來,央企退出工作正在有序順利地進行。對于主業為房地產的16家央企,該官員表示央企應該做強主業,但他否認國資委曾通過約談等方式授意這些央企下半年在各自專注的領域加速擴張。他強調,房地產業務在整個央企業務中占比很低,并且房地產業務主要集中在16家以“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為主業的中央企業,并非央企業務的重點。
假消息可能是開發商的“障眼法”
對于假消息的集中出現,業內人士分析,這很可能是相關利益集團在制造輿論,以期給管理層施加壓力。
渣打銀行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年底前中國一線城市的房價有望下滑20%至30%,而二、三線城市的房價可能會下滑10%至20%。而從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來看,2010年6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1%,出現了近15個月來的首次由漲轉降。房價拐點呼之欲出。
這樣的數據對于習慣追漲不買跌的樓市、以及開發商來說,顯然尤為惶恐。
“現在到了調控需要持續的時候,開發商逐漸開始受到新政的影響,所以現在才出現了這么多希望調控停止的言論。”中原地產張大偉表示。
“所謂的‘政策監管房地產過嚴、經濟增長將放緩’的說法有待商榷。很可能是開發商借機炒作的‘障眼法’。”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如是表示。
房地產調控不能走回頭路
郭田勇表示,雖然從上半年的情況看,中國經濟的確出現增速放緩的跡象,但即便是經濟要二次探底,房地產調控政策也不會出現較大變化。政府完全可以以拉動內需、提高出口比例等辦法渡過難關。因此他不認為房地產調控已經出現什么提前終止的跡象。
第一太平戴維斯中國投資部聯席負責人、中國區執行董事劉德揚也認為,目前中國經濟保持回升向好的態勢,消費、投資、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協調性增強,經濟正朝著預期方向發展。從這個角度而言,樓市調控仍舊繼續。
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也分析,“房地產投資沒有下降,意味著大家所擔心的,由于房地產調控政策對房地產市場投資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中國宏觀經濟的因素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
“至少6月份的統計數據可以讓管理層非常放心地說,還可以繼續現有的政策。”任志強表示,只要房地產保持高速的投資增長,地能賣得出去,房子有人買,政策絕不會輕易改變對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政策可能會延續相當長的時間,政策不會也不可能輕易放松。
“政策的滯后效應可能會在第三季度更多體現出來。”任志強說,8月以后會有大量新盤入市,因為這些項目已經投入了70%-80%的資金,如果這部分資金不能在銷售中回籠的話,會對市場有影響。“上半年價格堅挺是因為競爭壓力少,下半年競爭壓力會加大,如果新增供應加大,價格變化就會加劇,這種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愈演愈烈。”記者盧軼
參與互動(0) | 【編輯:位宇祥】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