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監管部門的消息人士6日表示,上周各地銀監局電話通知信托公司,要求暫停一切銀信合作項目,包括信貸類、權益類、固定收益類等涉及信托公司“通道”類的銀信合作項目均被暫停。但對于信托公司自主發行的信托產品并未被叫停,房地產企業目前仍可以通過這一渠道進行融資。
這位人士指出,目前銀監會對房地產信托予以高度關注,但是并未如外界所傳暫停房地產集合資產信托計劃業務。各地銀監局年初以來一直對信托公司發起的房地產信托給予了風險防范的重點提示。隨著房地產調控的深入和持續,監管部門當然不希望信托公司涉足一些高風險項目,但對于優質項目的產品仍然會給予支持。
“雖然銀監會已經將全部和銀行理財資金相關的銀信合作產品暫停,但是對于信托公司的主業,其自主發行的一些信托產品銀監會并未干涉。”某大型信托公司人士表示,由于在信托公司的所有業務中,銀信合作的業務規模雖然占到60%以上,但是對信托公司的貢獻并不大,信托公司也就是收取千分之三的受托費,對于信托公司來說,未來的發展仍離不開自主創新的集合類信托項目。
銀監會人士表示,信托公司發售的信托產品,監管部門通過設置較高的準入門檻來區分客戶。比如,銀監會要求單個信托計劃中單筆委托金額300萬元以上的自然人將不受數量限制,低于300萬的人數不得超過50人,信托產品具有專屬性,監管部門希望高凈值客戶和機構作為投資人來承擔高風險。
消息人士透露,為了規范銀信合作的市場秩序,醞釀已久的《信托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很可能會加快出臺。這實際上是將信托公司的受托規模與凈資本進行掛鉤的一種風險控制手段,通過設定資本底線來限制信托公司受托的業務規模。此外,監管部門正在研究將銀行銀信合作等表外資產按照一定比例計入銀行風險加權資產中,這樣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將受到較大影響。
上述人士表示,監管部門一直在通過信貸比和資本充足率等監管指標來調控銀行的信貸投放節奏和規模,但是銀行應對有術,通過表內表外的信貸騰挪來規避監管。大量的表外信貸已經讓控制信貸規模調整信貸結構的政策初衷打了折扣。
“就像蹺蹺板,壓住了這頭翹起了那頭。”某信托公司人士指出,一邊是監管機構嚴格按照年初制定的信貸目標和節奏來壓制商業銀行放貸沖動,但是這邊銀行和信托則繞開監管,短時間內將表外信貸規模急劇擴張。
“其實銀監會一直希望銀行能夠控制表外資產的擴張,但是目前看收效不大。監管部門不希望商業銀行通過‘調表’將表內資產隱匿至表外。這是此次銀監會‘一刀切’叫停銀信合作項目的主要原因。”接近監管的人士指出。
另外,對于近2萬億的銀信合作規模,監管機構也表示擔憂。據了解,銀行資產表外化潛藏的風險已被銀監會上升為今年銀行業應關注的主要風險。相關人士指出,一旦風險釋放,還是要由理財產品的持有者埋單。(鄭中)
參與互動(0) | 【編輯:賈亦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