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根子上說,就是制定政策的人不了解農村,按照城里的政策去想象農村的情況!北本⿴煼洞髮W教授龐麗娟代表說。
龐麗娟代表所說的政策是2001年中小學教師編制標準。按照這個標準,對城市、縣鎮和農村分別規定了不同的生師比,小學分別是19∶1、21∶1和23∶1,初中生師比則為13.5∶1、16∶1和18∶1。
如果按照學生數量來看,這個比例很正常:城市、縣鎮和農村的學生數量呈梯次上升趨勢。但是一個非,F實的情況是:我國廣大農村地廣人稀、生源分散、交通不便、學校規模較小、成班率低,存在大量村小特別是尚存在10萬個分散教學點。
“這一編制標準以壓縮編制和效率優先、城市優先為導向,存在編制標準整體偏緊、城市偏向和城鄉嚴重倒掛的突出缺陷!饼孄惥甏碚f。
這個標準實行幾年來的一個直接后果是,中小學教師尤其是農村教師編制大幅減少,全國和各地中小學教師編制數量整體壓縮近10%。據龐麗娟代表了解,山西省實行2001年編制標準后教職工人數減少了5萬,減幅高達15%左右。山東省濟南市實際需要4.8萬名中小學教職工,但按照2001年標準核定的編制數僅為 4.1萬個,編制缺口達7000余個,造成了中小學校運轉和發展實際需要與人員編制的嚴重不匹配。
更嚴重的是,龐麗娟代表說,由于編制標準的城鄉倒掛,各地編制數量下降和裁減的影響主要集中于農村地區,加劇了農村中小學教師編制與數量的嚴重不足,造成農村學校運轉和發展的困難,一些規模小的農村學校與教學點甚至由于缺少編制而難以為繼。
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2006年全國約有10%的縣連續3年未補充正式公辦教師。不少農村中小學教師一人兼任幾個班級的全部課程,周課時數平均為 17~18節,教師長期超負荷工作;不少農村學校無法開齊、開足全部課程;一些農村學校更由于教師編制進口卡死而難以補充新教師,部分農村學校不得不為了保證學校正常運轉而聘用代課教師。
“當前,農村兒童‘上學難’的問題已基本解決。目前農村兒童能否真正實現‘有學上’特別是‘上好學’的目標,日益突出集中在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及其發展上。我國農村中小學教師編制緊缺、數量嚴重不足的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廣大農村兒童‘學有所教’和教育質量提高的瓶頸之一。”龐麗娟代表說。
龐麗娟代表建議盡快調整城鄉倒掛的不合理的教師編制標準,抓緊研究和建立“新雙軌制”編制標準,而且,編制標準應該轉變為向農村傾斜。本報記者 原春琳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