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天津市對248所大中小學學生體質健康檢測結果顯示,由于缺乏運動等原因,天津學生普遍“胖而無力”,身體素質令人擔憂。而值得注意的是,調查中近四成學生表示,缺乏運動的原因是“沒地方運動”。
近年來,天津市大中小學校園里,一大批高標準、大規模的體育場館及設施拔地而起。然而,學生們為什么仍然“沒地方運動”呢?斥巨資建起的體育場館為何不能滿足學生的鍛煉需求呢?
現象
要么不開要么收費 學生被拒體育場外
“今天學校放假,學生不能隨便進來玩。”上周日,本市某中學幾個男生本想到學校操場打籃球,但遭到了保安的拒絕。據了解,每逢休息日或寒暑假,不少學校的操場、體育場都大門緊鎖,不僅不對外開放,連本校學生也不能使用。
還有一些學校,雖然體育館全天開放,但場地都是收費出租的。記者在中心商業區一所示范性高中的體育館內見到,該場館設施先進,擁有游泳館、羽毛球場、籃球場等多種運動場地和設施,吸引了周圍很多居民前來鍛煉。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里的場地每天都得提前預訂,以羽毛球場地為例,每小時收費為20元。雖然學校規定,學生持學生證可以享受優惠,但對于很多中學生而言,仍然有些承受不起。
調查
安全費用兩大瓶頸 體育場館大門難開
從2006年起,本市河西區、紅橋區已經作為國家首批試點區,將學校體育場館對公眾開放。隨后,其他各區的部分中小學校也陸續嘗試在周末和節假日對學生甚至社區居民開放體育場館。然而記者了解到,各學校在現實操作中卻仍存在不少問題。就在今年,一些學校曾經開放的體育場館,卻又悄然關閉了。
到底是什么讓學校體育場館開放,變得如此之難?“我們嘗試把場館開放過一段時間,但給學校帶來的負擔實在太重了。”一位校長無奈地告訴記者,為了更好地在本校學生中推行每天一小時的陽光體育活動,同時為了獲得更好的社會影響,學校曾于去年向學生和社區居民免費開放體育場館,結果卻發現,學校不僅面臨管理成本、維護成本、人員成本的急劇增加,而且承擔了更大的安全風險,這些都是學校所不能承受的。
問題1 安全誰負責?
很多學校負責人表示,學生安全問題是校方最大的顧慮。“萬一孩子在運動時受了傷,責任誰來負?”“幾個孩子在打球時發生沖突,傷了人怎么辦?”一位學校負責人告訴記者,這類事情在很多學校都發生過。一旦學生運動時不小心受傷,家長總會找學校索賠,認為學校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坦言,“對學校來說,現有的教學和行政工作已經非常繁重了,實在沒有精力再承擔學生在校園里發生人身傷害事故帶來的麻煩。”
問題2 費用誰埋單?
據了解,目前本市許多中小學校體育場館建設和體育設施購置所需的資金,主要以自籌為主,政府給予有限補助,而場館建成后,其設備損耗、折舊、維修、日常管理等費用更是全部由學校承擔。
某中學體育組負責老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修一條400米標準塑膠跑道,動輒就要花費幾百萬元,而其通常壽命只有10年左右,平時最怕硬底皮鞋踩踏或被煙頭燙,如果保養不精心,有可能不到四五年就得更新。另一所學校負責人則表示,該校面向學生和社區居民開放2個羽毛球場、2個籃球場,每月除了各種球類、球拍、場地損耗外,還要支付3名管理人員的勞務費,一個月下來最少得幾千元,一年就得好幾萬元。
對策
引入俱樂部管理 讓學校嘗到甜頭
為保證學校體育場館良性運轉,如今不少學校引進了市場機制,即以創建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形式,兼顧學校體育場館開放后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終提高學校開放體育場館的熱情。
據悉,2000年起由國家體育總局和天津體育局劃撥了一部分體育彩票公益金作為啟動資金,創辦了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目前,不少中小學均采取了“以俱樂部養體育場館”的方式,俱樂部成員多以學生為主,并開辦各種培訓班,定期組織活動。坐落在尖山地區的培杰中學是最早引入俱樂部管理的學校之一。從2000年實行會員制來,學校成立的南樓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已經發展單位會員40多個,個人會員達到三四千人。俱樂部采用會員收費和彈性收費等方式,保證了體育場館的管理和維護,實現了2400平方米的場館常年對外開放,同時提供許多免費服務,每年到這里開展文化、體育活動的人員達五六千人。
爭議
政府鼓勵開放場館 三大問題亟待解決
今年,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共同提出:“凡是有政府投入的學校體育場地都必須創造條件實施開放,非政府投入學校體育場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自愿開放。”同時,“在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前提下,學校可采取優惠或有償收取少量場地使用費的方式自我補償,緩解開放經費不足的矛盾。”市財政局、體育局和教委也聯合下文,對示范學校的場地建設予以補貼。然而,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1.轉變傳統觀念
學校體育設施具有與生俱來的公益性特征。市教委要求,公辦中小學校,在不影響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前提下,可使用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服務社區大眾。然而目前,除了資金和安全等問題外,一些學校在體育場館開放工作上仍然存在著“怕麻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本位主義嚴重的現象,以至大批學校的體育場館打不開大門。
2.缺乏政策保障
目前,本市尚未出臺關于學校體育場館管理的相關配套政策。一方面,在收取服務費的依據、標準以及稅務政策上沒有統一標準;另一方面,對于學校體育館的經營缺乏政策約束和法律保護,尚未出臺傷害保險、安全責任以及法人機構設置等方面的相關政策。
3.缺乏專業人才
由于此項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在開放過程中學校普遍存在著缺少營運經驗,缺少管理人員和體育指導人員的現象。(胡春艷)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