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月16日,本報A14版《特別報道》版刊發了“被人冒名頂替升學十二年之后”,引起社會各方熱議,諸多知情者向記者報料,稱當地像王麗娜那樣頂替別人上學并工作的大有人在,當時的一職專約有1/3的學生都是通過這種途徑上的學,亦有不堪冒名頂替后遺癥之困的當事人向記者發來電子郵件,訴說冒名頂替后的無盡煩惱,而當地教育部門有關人士亦稱,冒名頂替是“歷史原因造成的”,因為沒有先例,所以至今仍無法妥善處理。
真趙云鋒向假趙云鋒索賠3萬元
報道刊發后,回到北京的趙云鋒不斷通過電話與王麗娜聯系,想盡快協商解決此事,但已“受益十多年”的王麗娜態度卻一直不冷不熱,她依然每天給翁寨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上課。在學生及老師們眼中,她依然是“趙云鋒”老師。除了外界輿論的壓力,上級有關部門及校領導并沒有過問此事。該校一名李姓教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笑著說:“沒啥大驚小怪的,她(王麗娜)的丈夫(張鋒)也是冒名頂替者,而前一段時間頻繁與趙云鋒聯系想私了的神秘中間人(張爾杰,在另外一所小學任教),也是冒名頂替者,他們是同學,均畢業于一職專,現在都是教師。”
而現任一職專(現名為職業高中)的一位劉姓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亦稱,當時確實有一大批冒名頂替者,特別是1996年至1998年,也就是王麗娜及其丈夫他們這一屆,有1/3的學生都是冒名頂替上的學,現在畢業后大都在教師崗位上。
本報“被人冒名頂替升學十二年之后”報道見報的第二天,趙云鋒再次從北京給王麗娜打電話聯系,說自己已經辦好了入學手續,現在一想要回自己的身份證號,二想讓王麗娜把她來來回回為辦此事所花的費用給出了,“也就是3萬多塊錢,開車回兩趟河南,請律師調查,都是要花錢的”。
趙云鋒的代理律師天基律師事務所的楊俊偉告訴記者,假若現在王麗娜愿意拿出3萬元“私了”,他的起訴書就不打算往法院送了,但時至今日,王麗娜仍無一點想“私了”的誠意。正月初八,趙云鋒再次催促楊俊偉趕快到法院遞交起訴書,她這次是鐵了心要與王麗娜對簿公堂。
除了雙方當事人的糾纏,還有諸多讀者的強烈反應,焦作一位姓王的教師在看過報紙后,當天即給記者打來電話,“控訴”王麗娜冒名頂替的“不道德”行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為人師表還要冒名頂替,這讓她的學生怎么辦?難道都跟著她學不誠實?”
教育部門稱造成此事
有歷史原因
王麗娜不愿給3萬元錢,一個原因是她說的自己不富裕,另一個原因是她一直稱當初學校并沒有直接給趙下發錄取通知書,即使她的分數到了,名額也不一定是她的,況且還要交8000元贊助費:“我就是用了一下她的名字,其他的通知書、入學、轉戶口,都是我們家人自己花錢辦的,包括這次又替她辦戶口和身份證,都花了不少錢。”
一職專那名劉姓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承認“當時招生確實不太透明”,他在來此校任校長之前,曾在鄧州市教體局工作過好多年,對當時職專的招生情況還算“比較了解”。
據記者了解,早在10多年前,作為南陽第一人口大縣(縣級市)的鄧州,與全國大多數貧困地區一樣,奇缺老師,民辦教師比公辦教師多。為了緩解師資供需矛盾,經當地政府部門批準,鄧州市一職專等學校開始成立師資班,并面向轄區初中畢業生招收師資生。
師資班前后辦了3年,1998年是最后一批。3年間,整個鄧州市招收師資生約1000名,極大地緩解了當時缺教師的情況。王麗娜及其丈夫也正是在此期間完成了師資班的全部學業。
在此背景下,師資班成為當時鄧州農村初中畢業生最熱門的選擇,因為“師資生不僅辦農轉非戶口,畢業后還由當地政府管分配,學生全部成為公辦教師,能吃上財政飯”。
但對于鄧州當地農村的孩子們來說,要想入讀師資班卻并非易事,除了考試分數要上線外,還要交納數千元的贊助費。“當時全國各地都在辦師資班,它屬于地方招生,不屬于國家招生計劃”,鄧州市教體局辦公室主任阿全勝回憶說。
除了緩解教師奇缺的壓力,師資班還為當地教育事業做出過另一貢獻,“贊助費大多用于學校建設上了,現在一職專的幾棟教學樓及宿舍樓均是那時期收的贊助費建起來的”,劉校長解釋說,“當時可能全國都是這樣子吧,鄧州也不可能是首創”。
一名知情者向記者回憶,這項工作由當時一名姓楊的副局長主抓,不過這名副局長已于幾年前去世了。具體師資班名額的確定,是要按各鄉分指標的,一個鄉10到20名不等。
名額、分數,這兩項是上師資班的前提。名額,由鄉教辦控制,而分數線,則由市教體局統一劃,夠分數線了,還要有名額,這樣才能順利入學。
沒人知道王麗娜當年中招考試時的分數,雖然她此前口口聲聲說自己被三門峽一所職業中專所錄取,檔案已調走。也沒人知道趙云鋒當時的中招考試成績,包括她自己。但種種跡象表明,她的考分應該是到了師資班錄取分數線的。因為,當年的戶籍民警、現已調任夏集派出所任指導員的邢建國親口對記者說,他當時是看到了趙云鋒的錄取通知書后才給辦的戶口遷移。
疑問,有一個人可以解開,那就是當年文渠鄉教辦的負責人王書顯,雖然他現已退休,但現鄧州市教體局的好多老人都清楚,而他,其實就是冒名頂替者王麗娜的直系親屬。
戶籍民警稱當時
戶籍管理亂
升任指導員之前,民警邢建國在戶籍民警的位置上呆了好多年,他說,在給趙云鋒辦轉戶口時確實是“蒙在鼓里,不知道內情,并且沒有收村會計吳會明一分錢”,但他卻承認,“當時基層的戶籍管理是很亂,特別是每年開學前,找他辦事兒的特別多”。
“趙云鋒的這個事兒,完全是個意外”,一名鄧州市知情民警在與記者聯系時笑著解釋說:既然有那么多冒名頂替者,為啥別人到現在還安然無恙,獨獨就趙云鋒發現了這個事兒呢?原因是,戶籍民警們自有一套瞞天過海的辦法,明知道不是他本人的戶籍,卻還膽敢把別人的戶籍轉走,等到一年當中,只要有整理戶口的機會,他們就會假裝“忘記了,或者是填漏了”,重新把遷走的戶口再填上。而趙云鋒的戶口,恰恰就出在這個“漏洞”沒補上,假若及時補上了,可能連趙云鋒自己都不一定能發現。
至于兩個趙云鋒都有身份證的問題,這名民警解釋說:“身份證可以丟失嘛,然后可以再補辦一張。以前鄉村派出所都沒有電腦,也沒辦法核實的。”
目前,遠在北京的趙云鋒仍無法使用原本屬于自己的身份證號,這個號已被王麗娜用了12年。趙現在只能使用王麗娜托人花錢替她重新辦的一張新身份證,她還要時時處處隨身帶著一紙證明,只有這張蓋有文渠派出所公章及寫有派出所聯系電話的證明,才能證明她現在的這個身份證。
戶籍民警告訴趙云鋒,若是想要回原來的號,就必須先要把使用著她的號的那個“趙云鋒”的戶籍及身份證都給注銷了,然后才能再給她辦,但現在沒有上級領導交代,誰也不敢私自辦這個事。一位警號為081569的民警無奈地對趙云鋒說:“你的事兒我們都知道,是被冒名頂替了,后來又補錄的戶籍,但現在想要回以前的身份證號,不太好辦呀。”
許多人發來郵件訴說
冒名的苦惱
報道見報后,記者的郵箱里,多出了幾封類似的郵件,除署有真實姓名地址外,還留有聯系電話,記者與其中兩名溝通后特摘錄部分內容:“我的情況和那個‘趙云鋒’有點相似,但不同的是我用了別人的名字,并且我是自己考上的學。”
這名勇敢站出來的冒名頂替者稱自己姓張,也是南陽市鄧州的,1997年參加的中招考試,因那時的政策不允許留級生報考高中,而大量想要上學的留級生在學校教師的幫忙下,往往是冒用其他應屆生的學籍考試,張同樣是冒用了一個劉姓學生的名字及學籍,到學校報到后,漸漸發現,像他這種情況很普遍,僅他們寢室8個學生就有3個是冒名頂替的。
“現在要面臨結婚了,總不能讓妻子和孩子算別人的吧,而且將來還會面臨太多的事情(社保、戶口、繼承等等),所以都很苦惱,向您尋求解決方案,經歷同樣事情的人有很多。”他在信中最后說。
對此,記者采訪了省教育廳人事處、政法處的多名同志,人事處一位姓陳的副處級調研員說:“地方教師的人事歸當地政府,應該是誰出現問題,由誰負責,當地政府部門責無旁貸。”而政法處一位負責人說:“沒說的,只要查實是冒名頂替的,她的所有證件如教師證等,就視為全是騙來的,應該全部作廢,當地政府部門應盡快將這些人清理出教師隊伍!”
而趙云鋒的代理律師楊俊偉也說,他從網上搜過,類似的情況國內出現過多起,其中訴諸法律的有“山東齊玉苓訴陳曉琪等侵犯受教育權案”,案情與趙云鋒被冒名頂替的情況很雷同,最后山東省高院不僅判處冒名頂替者停止使用別人名字,還判負有連帶責任的學校及教委共同賠償受害者5萬元精神損失費。而央視及外地其他媒體曾報道過的類似案例中,沒有一例是冒名頂替者勝訴的,“所以,我們對這起官司滿懷信心”,楊俊偉說。
除了自己的尷尬,王麗娜還可能面臨教育部門的處理。“如果事情核實后,這個事件的關鍵問題是要先處理出具假手續的人,還有對王麗娜個人進行處理的問題。針對王麗娜的情況,因為‘受害者’趙云鋒已決定起訴她及教體局,那就等著打官司吧。”鄧州市教體局辦公室主任阿全勝說。
“我就想要回我自己的身份證號,還要讓冒名頂替者受到法律制裁。”趙云鋒堅定地說。(記者朱長振)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