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班40余人,10人未到堂!昨日是武漢市中小學開學首日,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些“流動花朵(即流動人口的學齡子女)”相對集中的學校,到堂率有所降低。為此,各校紛紛要求教師以各種方式進行追蹤,了解學生就學的情況。
武昌區黃鶴樓學校的“流動花朵”占該校總生源的一半,昨日學校一清點,發現逾70名學生未按時返校上課。“‘流動花朵’流動性大,每個學期都會有一些不到堂,但這個學期人數有所上升。”該校有關工作人員稱。
18日是報到返校日,武昌區柴林小學居然有100名“流動花朵”未按時報到,武泰閘小學、秦園路學校都有類似的情況出現。
柴林小學的舒書記告訴記者,18日報到返校的情況令他們大吃一驚,500余人的學校,居然有100人未返校!19日,該校組織全體教師通過走訪、電話訪問的方式,與未返校的學生進行溝通,也許是教師們的做法感動了學生家長,昨日,未返校的學生陸續到堂上課,昨日下午只有少數學生未到堂。
分析原因,舒書記稱,今年春季開學,農村中小學生可免費享受義務教育,這使得部分學生回流。該校在回訪的過程中,已經有10名學生明確表示會在原籍享受免費教育。黃鶴樓學校校長周方祥則稱,今年新《勞動合同法》推行,這也會影響一些農民工外出打工,隨行孩子的就學也勢必會受到影響。
回訪的過程中,一些教師還得到了這樣的信息:按照不少農村地區的習俗,沒過完正月十五,就不算過完年,農民工要外出打工必須等到年過完,而孩子自然也要在正月十五以后返校。
教師們一個接一個地進行電話回訪,但也有部分學生無法聯系上,這些學生是否繼續接受教育、在哪上學,都成了謎。“‘流動花朵’流動性過大,這對學校的管理是個考驗。”采訪中,一些面向“流動花朵”開放大門的學校負責人坦言,學生流動性過大不光對自身學習不利,同時也會打亂就讀學校的師資配置和教學計劃。
黃鶴樓學校校長周方祥在接受采訪時稱,“流動花朵”在漢就讀按照政策能夠取得武漢市的學籍,在農村的學校就讀也能取得相應的農村學籍,由于兩邊就學都不設門檻,這使得學生可以無所顧忌地來去自由,缺乏一定的約束就令學生們失去了合理的監控,“流動花朵”就學的情況就難以隨時跟蹤。
對此,校方負責人均表示,要解決這種情況,就必須實行全國中小學學生學籍聯網,一個學生一個固定的學籍,走到哪學籍就跟到哪,這樣不但能減少流動性,也更利于防流控輟。 (記者趙莉)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