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項課題,武漢工業學院女碩士研究生王樂與地溝油開始有了接觸,與掏地溝油的人交往了近一年。
隨著交往的深入,王樂的研究有了突破,但地溝油背后的諸多問題卻讓她越來越擔憂。上月底接受記者采訪時,王樂說,地溝油煉制后可利人也可能害人,關鍵是政府要對其加強管理。
到第八個深夜,她終于等來一個掏地溝油的人
去年,導師交給王樂一項課題,要她盡快找到一種方法,能簡便快捷地鑒別出餐飲業主是否使用了地溝油。
為此她要向掏地溝油的人討點實驗原料。去年11月初,她幾乎每個深夜都在學校附近的餐飲街去找掏地溝油的人。剛開始她很害怕,所以找了幾個男生陪著。他們蹲在暗處,看掏地溝油的人什么時候出現。
餐館的人告訴王樂,掏地溝油的人每天都要來這條街,可時間不定。王樂蹲了幾個晚上,也沒碰到一個,卻與服務員和廚師搞得很熟。終于有名服務員答應幫她聯系一個叫阿天的。
第八天深夜,王樂失望地正準備回校,突然看見下水道旁有一個身影似在撈油。王樂湊上去問他:“是不是前幾天有個服務員向你要過油?”對方忽然想起來,跟王樂笑著說是。
他就是阿天。阿天說,一天不來,第二天油太多就會挖不完,所以他總是風雨不誤。只是王樂來的時間總是不湊巧。
掏地溝油就是掏錢,一年可賺20多萬
阿天每天從賓館、酒樓的下水道中撈取油膩漂浮物,或直接將剩飯、剩菜收集后簡單提取加工成油脂,這就是地溝油,也稱之為潲水油。
掏地溝油時,阿天的全部工具就是一支手電筒,一個鉤子,四只破舊鐵桶,外加一輛自行車。
阿天出錢把酒店門口的下水道都買斷了。碰到酒店生意好,他一天能掏五六桶,平時也能掏出四桶。
阿天每天用自行車將之馱回家,攢到20多大桶(一噸油差不多5、6大桶,一般攢22桶),正好填滿一池子,就集中煉油。平均算下來,掏兩桶可賺150元,掏四桶就是300元。
阿天告訴王樂,掏地溝油的人看似不起眼,可每月都要賺1萬多元,相當于外企高級白領了,一年下來能賺20多萬元。而且,在這一行,就是做打雜的小工每月都有2500元工資。
因為暴利,掏地溝油的競爭很激烈。阿天告訴王樂,干這一行要在社會上能混得開,才能立穩腳跟,否則一天都呆不下去。
王樂研制出一種新的試紙,但仍難以對熟制菜品的烹飪用油直接檢測
今年5月,王樂終于研制出一種藍色試紙,放入受測油后拿出靜置半分鐘觀察其顏色變化,與標準比色卡對照就可判斷出受測油是否摻了地溝油。
王樂介紹,隨著地溝油所摻比例不斷增加,藍色試紙會呈現出黃綠色、淡黃色和亮黃色等顏色變化。
王樂說,實驗結果表明該試紙判斷正確率可達90%以上。
但王樂講,這種試紙還不能直接對熟制菜品的用油進行檢測,這是因為油經烹制后成分更復雜,夾雜著太多的東西。
她說,國內餐飲業廢油脂的鑒別及摻偽檢測研究尚未完全開展。因此尋找一套有效的鑒別監控方法,仍需一段時間。
掏地溝油人說,政府沒統一管理這個行業
阿天告訴王樂,他們煉好的地溝油集中往外地發,不是用大卡車,而是用火車托運,最多的一次用火車運走了600噸。
據其介紹,在全國各地掏地溝油的人八成是江蘇人,他自己也是如此。看見別人對他們投來的鄙視眼光,他們感到沒什么丟臉的。
阿天說,他們把這些油煉完后賣給化工廠生產肥皂、甘油等,還可以做生物柴油。
“有沒有賣給小作坊、路邊攤繼續食用的?”阿天說,也許會有,因為沒有具體部門統一管理這個行業,他們自己更管不了那么多。
王樂在查找國外文獻資料時發現,美國也有地溝油,但對地溝油有集中的管理辦法,僅美國加州就已認證2700個廢油收集中心,它們基本上用于煉制生物柴油。(瞿凌云 王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