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春草綠,又是畢業將近時,應屆畢業生們要么已搭上讀研的專列,要么正為就業而四處奔波。然而,卻有這樣一群畢業生放棄了這“二選一”,他們不讀研,也不找工作,而是選擇滯留在高校,利用高校資源生存,過著在大學校園的非學生生活。他們,被稱為“校漂族”。你有過“校漂”的經歷嗎?對“校漂族”,你怎么看?
“校漂”經歷嚇走了女孩子
周先生26歲財務
當“校漂”其實也是生活所迫,三年前剛剛從大學畢業在上海找到工作,公司開給我的月薪是3000元,扣掉稅以及其他一些什么金之后實際到手只有2000元左右。我算了一筆賬,租個房子,再加上水電煤和伙食費,我大概要成為“月光男神”了,而且還是居住條件很差的那一種。
正在我焦頭爛額之際,一個同學的來電讓我有種絕處逢生的感覺,他是我高中時的鐵哥們,在上海某高校繼續讀他的研究生,他說室友在外租房,問我有沒有興趣過去住。這實在是一個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他們的研究生宿舍是兩個人一個房間,有熱水供應洗澡,宿舍里有網線,生活很方便。最為關鍵的是生活成本低,一年的宿舍費也就1600元左右,水電大家分攤,平時吃飯有食堂。我一口答應下來,給了他室友1800元作為床鋪費,然后開始了自己的“校漂”生活。
說實話,“校漂”生活過得挺愜意的,由于消費低,我還能每月有一些積蓄。只是有一次朋友給我介紹了一個女孩子,我繪聲繪色地說起了自己的“校漂”生活,但后來那個女生就沒再答應我的邀約。問起朋友,得到的回答是那女生覺得畢業了還在學校漂著的人沒什么出息,要不太窮要不就是沒什么闖勁,她對這樣的人沒有興趣。
寄人籬下的滋味不好受
沙漠老鼠25歲校漂族
我本來是一心考研的,沒想到最后以幾分之差落榜。而這時再準備找工作,已經太晚了,好的工作機會早就被搶空,剩下的“殘羹冷炙”我又不想將就,只好選擇留在學校看看再說,一方面學校里氣氛好,又有很好的資源,我想先復習著,為下次考研做準備,另一方面,學校里各種招聘信息比較多,如果有適合自己的,我就放棄考研,選擇就業。
為了省錢,最初是寄宿在讀研的好友那里,他和室友都對我很好,但寄人籬下的我難免會很敏感,一天天下來,覺得他室友對我的態度冷淡了很多,心里就有些誠惶誠恐,而且我臉皮又薄,這么老賴在別人寢室,也覺得很難過。雖然朋友安慰我說是我想太多了,但我還是決定盡快找房子搬出去,雖然花父母的錢覺得很過意不去,但是寄人籬下的滋味太難受了,那段時間,我覺得自己都有些孤僻了。
后來我與人在學校附近合租了一間房,新室友跟我同病相憐,我們經常給彼此打氣,心里才不那么壓抑了。但是每次到學校自習室上課,拿別人的借書證借書,在學校食堂吃飯,看到那些無憂無慮的學弟學妹,覺得畢業了的自己像是離婚后借住在父母家的孩子,雖然是生于斯長于斯,但對這個家來說,自己已經是個寄居者了。
做“校漂”也要專業
Cici27歲行政助理
大學畢業之后我做了一年“校漂”,因為那時候想出國留學,所以既沒找工作也沒考研,可后來既沒拿到理想的OFFER,找工作的大好時間也過去了,所以就給自己一年的時間繼續準備。
做一個專業的“校漂”首先要搞定一些資源,最重要的是住,我從要好的學妹那里找到了她們宿舍的一個空床位,但光有地方住還不行,必須先籠絡人心。我請她們宿舍所有的人吃了一頓,還買了水果和零食,因為宿舍里不能有人去告密,如果被宿管科的人知道的話會很快被掃地出門。然后是吃,要蹭到學校的食堂,必須得有飯卡,這個并不難,弄到了一張學妹不用的飯卡,只要我去充值就行了。
其他的一些資源就很容易享受,比如去教室自習,只要背著書包進去坐就行,完全沒有人來管;學校里有什么教授或名人來開講座,也只要早早去占位子就行;至于那些運動設施,比如乒乓球館羽毛球館之類,只要借一張學生證,就能享受到便宜的學生待遇。
比較難搞定的是圖書館資源,必須得有圖書證才能進入,而且圖書管理員還會仔細對照你的臉,裝假都不行,后來我就在學妹的圖書證上貼上自己的照片,讓她以丟失為由重新申請了一張,就此蒙混過關。
做“校漂”的日子很快過去,雖然我后來還是沒有出國留學,但馬上參加了工作,因為總不能永遠躲在象牙塔里面。
曾是一號旁聽生
趙先生31歲教師
雖說現在我站在大學的講壇上,但幾年前,我也曾是“校漂”一族。
說來話長,也許這算是個老套的開頭:自信滿滿的少年遭遇高考的發揮失常,一度自暴自棄后,發誓要用努力一雪前恥,從此搖身一變成為積極拼搏的青年。但是,命運又在我大四考研的時候,小小捉弄了我一把,臨時抱佛腳,沒有為我換來電影里的美滿結局。當然這次失敗的考研經歷,并沒有讓我放棄,我決定復習一年,繼續考研。為了安心準備,我在校園旁租了房。每日我都廝混在大學校園的小朋友堆里,上專業課、抄筆記、做作業,幾個月下來我這個大五的旁聽生最受老師們歡迎。雖然享受著象牙塔的氛圍和各種資源,但畢竟兄弟們都有了落腳處只有我漂在校園,難免孤獨、疲憊,但看看身邊也在努力的學弟學妹,又鼓起了斗志。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在第二年考研成功,后來又順利留校。因此,我想告訴正在校園漂著的后來者,為了理想請不要放棄。
泡在學校的面霸
大舟22歲學生
我的一位學長阿軍因為沒找到稱心的工作,還在學校里游走。他一直來聽我們班的營銷課,再加上一起打球,一來二去,大家就熟了。阿軍為人豪爽,雅號面霸108,自稱面試了近一百家公司也沒有著落。我覺得他挺有想法,只是運氣欠佳,他又不甘心就這樣回老家,于是就在校園里漂著。
阿軍常和我們說起他想要創業,過來上課也是想多補充些相關的知識,加上他平時在兩家公司里兼職,在養活自己的同時為創業鋪鋪路。
我挺佩服他的勇氣和信念。換了是我,說不定就先擠進一家公司再說。如今我也大三了,一過暑假就要加入就業大軍,前幾天和阿軍開玩笑說,如果我也沒找到如意的工作,就和面霸大哥一起創業打天下。
不能用父母的錢去漂
小志22歲大學生
我是來自農村的大學生,為了供我上學,父母每天沒日沒夜地忙,掙來的錢都給了我。每次想到父母為我受的苦,我就想要是畢業了沒有合適的工作,就隨便找一份先做著,做苦力也好,當清潔工也罷,畢竟,生存是第一位的。而我既然畢業了,再要父母養我的話,就太不孝了。
因此我對校漂族是很鄙視的。在學校里做學生當然開心,但是我們活著不只是要開心就夠了,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都有自己要承擔的責任,且不說回報父母,能夠自立,不讓父母為自己擔心,就是孝順了。而“校漂族”不找工作,不讀研,每天在學校里混,他們開心了,父母卻為他們憂心忡忡。他們說沒有合適的工作,其實就是為自己的懶惰、不負責任找借口。當他們心安理得地花著父母給的錢的時候,有沒有想到這是父母的血汗呢?
[超超]我因為留戀學校的生活做過一段時間“校漂”,那個時候混在讀研同學的寢室里,但卻提心吊膽的,有一次宿管科的老師來查房,說接到報告,有外人住在學校宿舍里,那個時候我慌死了,謊稱是來看同學的,算是逃過一劫,但后來也就很快撤退了,怕到時給同學帶來麻煩。
[趙先生]說實話,“校漂”給我的感覺就是心理上還沒有斷奶。做了那么多年學生,一下子要走出象牙塔去面對社會上紛繁復雜的事情,學生們心理上總歸有點恐慌,一部分不敢面對現實想做鴕鳥的人就做起了“校漂”,但我覺得這總不是長久之計,該面對的還是要獨立面對。
[阿言]“校漂族”的狀態就像是一個人走到路口,不知道要干嘛了,只好在路口那兒耗著。但是這樣只是浪費時間,最終還是要沿著就業這條路走下去,而一般應屆畢業生當年不找好工作的話,等到明年甚至更晚,真的是“明日黃花蝶也愁”了!靶F濉边@樣漂著,是很不明智的。
[小西]我覺得沒什么人會喜歡漂泊不定、心里沒著沒落的生活的,“校漂族”做這樣的選擇,一定有他們不得已的苦衷,真正只是逍遙自在貪圖在學校享樂的“校漂族”畢竟是少數。我們對他們并不是很了解,也就沒有什么權利對他們指手畫腳。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我們沒有經歷過,又怎么會理解“校漂族”的痛?
[慈溪人]我帶過的學生當中也曾出現過一位瀟灑“居士”,當別人在為考研或找工作而不停地四處奔波時,他卻在學校里當起了自由撰稿人。學校的宿舍成了他的寫作工作室,飯堂、澡堂和圖書館等校內設施盡情“廉價”享用,家長聞訊后急得火燒火燎,可他照樣我行我素沉迷于校漂生活。近日聽說他已經成了收入頗豐的網絡寫手,讓我們這些當初對他的另類舉動橫加指責的“老腦筋”,多少有點刮目相看!
[莫錫眾]兒子剛畢業時,因為不想去我為他聯系好的地方上班,當了“校漂族”,希望能借此逃離父母的襁褓。然而,混在校園,且不說加重了父母的負擔,擠占了有限的校園資源,延緩了從校園到社會的對接,最起碼你沒有經濟來源,何以談得上自立自強?所幸兒子很快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在“避風港”度過了三個月的“緩沖期”后,終于回歸了現實。
[HOPEXI]現在社會就業形勢嚴峻也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而大學生對于就業的某種恐懼心理也讓他們有點“被迫”地待在學校了。在這里,他們人頭熟、門路清,相對“競爭”也不激烈。但顯然做“校漂”不是長久之計,因為校園里的世界終究不如外面精彩,這個舞臺是不能夠實現大學生的全部自身價值的。出發點的不同決定了事情的正誤,如果是為了積累,那無可厚非;如果是為了逃避,那應該勇敢地面對。(顧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