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新概念提出了新的定義,所謂健康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方面構成的健康整體概念。而青春期是一個人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青少年的性心理健康不容忽視。
孩子: 我們不是壞小孩
“我們就是比較談的來,確實沒有別的什么想法,這么一來,我們覺得很委屈。”小許無奈地向《市場報》記者表示。
小許和文靜(化名)是北京市某重點中學的高一學生,兩人在班里的成績從未下過前三名,是老師和家長眼中公認的好學生。然而,他們卻陷入了一種莫須有“罪名”的苦惱之中。原來,他們兩家離的比較近,又是同班同學,成績還不相上下,并且都喜歡在課余時間搞攝影,所以一直比較聊的來。但是,學校對于異性同學之間的交往一直有著很嚴格的管理,老師會定期召集班里的同學投票選出疑似“早戀”的學生,自然,接觸比較多的小許和文靜也名列其中。于是,被分別談話后,雙方的家長也被叫到了學校。任憑兩人怎樣解釋,老師和家長還是出于防患未然的態度進行了批評教育。這兩個孩子覺得無法接受這個根本不存在的事情,感覺很委屈,再也不敢一起上下學,在班里或外面遇到了連話也不敢說,成績也下降了很多。后來,這兩個孩子先后轉學了。
小許私下表示,班里確實有早戀的現象,但是家長和老師不能武斷的“一刀切”,把同學之間的正常交往都歸結為此,這樣對他們傷害很大。
學校:缺乏專業師資
“我們學校目前沒有開設相關的課程。”在采訪過程中,記者聯系了北京市多家中小學,得到的基本都是上面的回答。只有個別學校表示,會不定期地開展一些青春期知識方面的講座。
國外在這方面就走在了前面。在瑞典,早在1956年就開始對全國7歲以上的學生進行性教育,通過讓學生了解人類的各種性問題,對其進行“人與人關系”的教育,將人類的性,性別與青少年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特別重視從身心健康的觀點出發開展性教育工作。瑞士也于1944年就在公立學校開展了性教育課程。
目前,我國已有很多專家對中學生性心理健康教育進行了研究,雖然范圍還不是很廣泛,內容也是較多地涉及理論,但是各大醫院及各類咨詢機構掌握的案例已經越來越多,有助于該領域的進一步發展。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很多學校對于這個話題還是比較敏感,有的老師甚至認為,講的太多反而會促使學生去嘗試;還有的學校即使進行了一些相關方面的教育,也僅僅停留在青春期生理衛生知識上,而這遠遠不能涵蓋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部內容。孩子們渴望通過正常的渠道獲取更多的科學知識。
“我們學校一位資深教師不允許他們班的異性學生之間過多交談,效果確實很好,孩子們特別聽話。”一位中學教師表示。而記者調查的結果卻是,學生們表面上不說話,可私下里都在用手機聯系,甚至上課的時候還調成靜音互發信息,這真不知道該讓誰感到悲哀。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師告訴記者,青春期性心理課程的缺失,一方面是學校重視不夠,另一方面嚴重缺乏師資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家長:需要科學的方法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身心能夠健康地發育成長,然而在這個過程中,總是會遇到一些不知所措的難題困擾著很多家長。
“我一直覺得孩子還小,什么都不知道呢,直到那次我收拾房間,才發現事情遠比我想象的要嚴重。”劉女士,一個初二男生的媽媽。劉女士眼中的兒子是個內向、沉默、懂事的孩子,在班里學習成績也不錯。由于長年和丈夫分居兩地,兒子幾乎是由她一個人帶大,孩子對她的依賴性很強,都上初中了才和劉女士分床睡覺。有一段時間,劉女士總是發現自己的內衣和內褲莫名其妙地失蹤,她也沒太在意,直到有一次給兒子房間打掃衛生的時候,在兒子的被子里發現了自己的一條內褲,然后又在床底下翻出了好幾件內衣。這個時候,她才覺得問題嚴重了。愛子心切的她又氣又急,在兒子放學回家后一頓嚴厲的批評,甚至用了一些比較苛刻的詞語。結果兒子越來越沉默,很少和她說話,回家不是上網就是發呆,直到劉女士又一次發現自己的內衣藏在兒子的房間里。于是,她帶著兒子去進行了心理咨詢。
想必很多父母都被孩子問過諸如,我是從哪來的;為什么有的小朋友可以站著撒尿,而我必須蹲著;為什么有些女生在體育課的時候可以不跑步,而是站在一邊看;男生和女生接吻或者坐同一張椅子是不是會懷孕……類似這樣的問題,在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或多或少的都被提到過。如果家長善于引導,給孩子認真的講解,其實就是一個科普知識,而有的家長故意搪塞,回避,甚至斥責,這樣更加劇了孩子對這個事情的好奇程度。
專家:正確疏導是關鍵
“目前青少年的青春期比以前提前了3-5年,這個階段的孩子必然要經過疏遠、接近、戀愛這樣一個過程,如果正確及時的引導,就不會出現早戀等其他青春期性心理方面的問題,孩子會順利的度過青春期。”心理咨詢專家、北京市博愛心理咨詢中心孫欲曉教授對《市場報》記者說。
他表示,作為家長既是孩子教育的施教者,又是科學教育觀念的接受者,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擔當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在多年的實踐中,他發現有兩種態度十分普遍,一是無所謂,認為每個人都是從這個時候過來的,各種反常的行為是這個時期特有的,過了青春期自然就好了;這樣的結果往往導致孩子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做出一些錯誤的舉動。另一種情況,是家長過分緊張,談性色變,對孩子生長發育中所出現的生理變化不能給予科學的闡釋,對于孩子提出的性發育等方面的問題總是打壓,甚至認為孩子思想不健康;這樣下去,孩子必然要尋找其他的途徑去了解這些知識,于是和異性的親密接觸及瀏覽色情網站也日益嚴重。
“當孩子提出一些這方面問題的時候,老師和家長應該像朋友一樣去解釋并積極引導,要有耐心,同時推薦家長和老師多看一些相關書籍、多聽一些講座,用科學的態度去認識,不要盲目、不要暴躁、更不能放任,和孩子一起順利度過青春期。”孫教授最后表示。(記者 張慧麗)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