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浙江大學的同學們在各種協會的支持下組織了一次小規模社團講座活動,因其涉及問題的敏感性被廣泛關注。講座中“婚前守貞”的提法,成為各界人士此次抨擊的噱頭。
在“性教育”課堂缺失的中國,敏感的話題走進校園公開舉辦講座,與同學們泰然自若的態度相比,“思想倒退”、“莫名其妙”之類的社會輿論評價是否顯得過于驚詫?
有專家認為,來自各種渠道的不良性信息,已成為社會年輕人感知性的主要渠道,包括大量不良甚至變態的性信息,逐漸促成社會性價值觀的混亂狀態。
不可回避的事實是,關于“性”的講座正在大學校園以及各種社會團體中悄無聲息地流行。
“性是什么?代表了什么?留給我們什么?”
如果不是這段近10個小時的講座,趙小琛(化名)同學對“愛情”及“性”的定義,仍然十分模糊。
來自大眾傳播媒介的信息中,青春偶像劇和小說構架了她了解愛情的渠道。初戀來的時候,她的概念僅僅停留在“能浪漫一場”上。
2008年4月8日,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的食堂附近,一個小小的廣告牌悄然打出,一堂關于性、戀愛、婚姻的講座,其名“今生無悔”,趙小琛因強烈好奇而報了名。
4月10日晚,在校內部分十字路口處,貼著“今生無悔”的笑臉路標,一路指向東二教學樓108室。
“我不得不嚴肅思考性和婚姻的問題,因為它不是僅憑感性處理的事。隨著老師的思路去思考,你很快能明白,每個人生活中最平常又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道理其實很簡單,只是以前我們從沒有想到!壁w小琛這樣對獨家責任記者總結她第一堂課的心得。
4月11日下午,張泰然和沈美珍,這對結婚18年的夫妻,在最后一場講座中,毫不隱晦地公開自己的婚姻經歷、照片及語錄。
講臺上的手提電腦連接大屏幕,隨時播放影像、課件。道具臺上擺著大朵的紅玫瑰、噴壺、撲克牌、乒乓球、石頭等物。講座一直在輕松的談話及道具游戲中進行。
14時43分,“性是什么?代表了什么?留給我們什么?”張泰然讓每個同學思考。
張泰然將兩頁彩紙粘在一起,然后撕開。但它們沒有完全分開,被撕掉的一頁留在另一頁上些許碎片!斑@兩張紙,代表一男一女。性不是吃飯。吃完飯,你和餐具便沒有關系。而性,不僅是兩個身體的接觸,從心理學上講,它很微妙,可以形容為生命的結合。像紙張,看,這是有痕跡的。”
“沒有準備好之前,不要輕易去碰婚戀”
2007年,走出同居的小天地時,趙小琛剩下疲憊和傷心,而男友,“帶著一種無奈的關心及急于擺脫的不耐煩”。
“我戀愛,純粹為愛。結婚,我沒有想過。大學戀愛,較少考慮畢業后。所以,產生過多隔閡后,誰都不想再面對,我們的愛情很簡單,但當愛情失去了它的純真與甜美時,誰還會要愛?”趙小琛朦朧地解釋分手的原因。
14時56分,沈美珍說,同居讓我們看對方更加清楚,包括優點和缺點。它具有婚姻所有的實質,卻讓雙方忽視一項原則,即婚姻具有的優點——承諾。
同居的男女碰見感情上的困難,常選擇搬出去,而婚姻由于有“承諾”讓雙方較能容忍。兩人相處,摩擦是必然的,天長地久,在磨合中度過。
沈美珍開始講述自己懷第二個孩子時,為了保胎洗澡時老公幫忙的情景,以及第三個孩子曾經被醫生確診為殘障,夫妻攜手共度難關的事實。大屏幕上同時出現他們一家人的照片。
一個驚人的數字表明,80%的同居雙方最終會分開,并留給人們心理及肉體上的創傷!澳銈儗嵲谛枰患埢榧s來實現一生一世!壁w小琛在沈美珍的總結中不住點頭。
15時10分,講座在一段英語對白的VCR播放中達到了高潮。 MARK GUERRY,一名美國男子介紹自己的家庭——在這段家庭生活紀錄片中,一名失去雙臂的母親,用雙腳熟練地為孩子換尿布,帶孩子去超市購物。觀眾群中傳來驚呼聲,趙小琛的眼睛濕潤了。
沈美珍問,“他們的生活會有困難嗎?”
“當然,困難是難以想象的,但她的丈夫說自己不幸福了嗎?”想從戀愛、婚姻中得到幸福,必將歷經艱辛,在你沒有準備好之前,不要輕易去碰。
沈美珍適時提出,現在,你是否決定重新做出選擇,在你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拒絕婚前性行為?
講座結束了。趙小琛說,一直執著于為何感情受傷的困惑,現在明白了,“準備好之前,不會再發生。”
然而,并非所有參加講座的同學都這樣想。“我不刻意追求,但當它(戀愛)發展到一定程度,我也不會刻意拒絕。這堂課教會了我負責和慎重,但完全拒絕婚前性行為,我想是個人意愿吧。”一名男生說。
“我們提出的是拒絕婚前不負責任的性行為”
這場關于性、愛和婚姻的講座因“拒絕婚前性行為”的口號被冠之以“浙大開設婚前守貞課”之名通過輿論傳播。
由于 “婚前守貞”字面保守,遭到學者、媒體及社會人士的批評,稱之為嚴重的“思想倒退”。
著名性學者李銀河表示,現代社會結婚年齡的推遲導致難以保持婚前守貞。浙江省性學會副會長許毅稱,“婚前守貞”需明確“婚前性行為”和“性亂”的界限,要拒絕的是“性亂”而非性行為。
評論專欄作家魏英杰甚至直接質問“大學是培養貞節烈女還是自由公民”。
浙大計算機系同學史睿晟對此則憤然。作為浙大紅十字會的一名干事,他參與了這次講座的籌備!懊襟w傳播的‘婚前守貞’概念有誤,講座只呼吁拒絕婚前不負責任的性行為,并非守貞、禁欲。它教育大學生們成熟理智地對待愛情、性以及未來的婚姻!
“現在有點壓力。我想澄清的是,這次講座不是浙大開的課,而是大學社團和社會團體的聯合活動。我們社團一直在進行‘防艾’、討論家庭關系的宣傳。無論任何活動,它的形式是交流,它的前提是平等,因為生活方式是自愿選擇的,而非硬填鴨式告訴你什么對,怎么做,這不是課程。”浙大紅十字會會長袁余鋒同學說。
那么,為何輿論會傳揚“婚前守貞”,講座真正的主題概念是什么?
身著白色西裝禮服,嘴角始終掛著微笑的陳安娜,在現場不斷和同學交流。作為美國愛家協會華語部(活動主講團體)負責人,她說這個來自美國的團隊,自誕生以來,一直致力于婚姻戀愛心理輔導培訓的工作!拔覀兣嘤柫撕芏嗳,80%以上的人聽了講座后拒絕了婚前不合理的性生活,因為,他們學會考慮一個問題:為什么做?”
“有評論把你們提出的‘婚前守貞’理念與‘禁欲主義’掛鉤,你如何看待?難道一定要完全拒絕婚前性行為嗎?”
“婚前守貞的提法我還不清楚,聽別人說網上有評論。我們所做的,是把所有的后果和可能告訴聽眾,不論它具體的對與錯。我們提出的是拒絕婚前不負責任的性行為,并告知生命、愛與性的真相!
性講座在爭議中彌補課堂性教育缺失
作為80后的典型代表,趙小琛等不以婚姻為目的的“愛情”及“性愛”越來越泛濫。
以大學生為代表的年輕人這么總結他們的愛情及性:想在學校里有個人依靠;情不自禁被吸引;生理原因;好奇以及尋找精神寄托,拯救孤獨。
“‘一種需要’促使的行為,極易制造不負責的盲目戀情,為彼此帶來傷害;靵y的性觀念,已經帶來了我們一般人看起來并不明晰的社會問題。年輕時代沒有結局的愛情,在不成熟時期過早發生的性,將成為影響人一生的心理陰影!鄙蛎勒渫ㄟ^自己的研究案例這樣總結。
“性心理的社會性注定了它的成熟需有社會歸屬感,比如經濟上的穩定,對未來生活的自信把握,以及對目前所處生活環境所產生的安全感。毋庸置疑,大多數大學生的心理現狀并不足夠成熟,而且性知識匱乏!
浙江某高校對省內10余所大專院校的一份調查報告:31.1%的學生認為“性解放”、“性自由”是“社會文明的標志”。55.9%的學生認為婚前性行為“很正!。5%的學生認為“男歡女愛,沒有愛情也行”。
著名性學者李銀河在一次演講中表述中國人現在對性的態度越來越開放。據1989年的數據,當時只有15.5%的人有婚前性行為。到了2005年,廣州的婚前性行為比例達到86%,上海達到69%,直逼西方婚前性行為的指標。
“所以,性、戀愛以及婚姻,不能無師自通,它是一門功課,是需要學習的!鄙蛎勒浞磸蛷娬{這種觀點。
被心理專家稱之為需要學習的這門功課,在國內已然成為一種缺失的課程。
4月13日,北京大學醫學心理學教授胡佩誠再次擔憂地宣稱,國內很多人接受性教育的方式往往是課外渠道,所以,中國課堂性教育是失敗的。他的觀點是,中國的性教育的阻礙來自整個社會觀念。來自各種渠道(小說、碟片以及網絡傳播)的不良性信息,已成為社會年輕人感知性的主要渠道,包括大量不良甚至變態的性信息,逐漸促使社會上形成性觀念的價值觀混亂狀態。
“婚前守貞”引發的風波,印證了胡教授的觀點。一場學校的社團活動,一個代表一派之言的性教育命題,近乎遭到整個社會的圍攻。
雖然“婚前守貞”的爭議存在,然而,悄無聲息的,各種關于性、愛的主題各異的思想講座正在大學校園及專業的婚姻咨詢機構中流行。
史睿晟同學說,早在一個月之前,由楊瀾牽頭的“陽光工程” 在浙大進行了一次講座,其中就有相當一部分內容同這次講座契合,比如“慎重對待愛情、婚姻”,“拒絕婚前性行為”等。
目前,國際的“性教育”模式,一種是重視性道德的“全面性教育”。另一種強調避孕和預防性病艾滋病。顯然,前者加重了人的社會性因素,合理的性教育內容應涵蓋愛情、家庭等和性相關的各種關系的探討。“目前流行的講座正是第一種。”
“這一定程度上在彌補中國性教育的缺失!睙o論如何,選擇權在自己,正如陳安娜所說,“這畢竟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只能把所知的現實以及比較好的信息傳達給人們,然后讓他們自己選擇。”(馬靜)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