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筆者隨教育部組織的中職教育汽車維修與運用專業考察團赴德國學習,對德國職業教育因良好發展而帶來的社會認可有了切身體會。
觀念帶來發展
在德國,幾乎不存在“普高熱”、“學歷熱”。德國學生初中畢業后,75%以上都直接進入企業和職業學校接受“雙元制”職業教育培訓,只有25%的學生接受普通教育。德國法律賦予職業教育證書與普通學歷證書同等的地位,二者呈“H”型互通。德國人看重“工作資格”,而這主要靠職業教育來實現。因為上職校就業有保障,所以家長都愿意讓子女接受職業教育,上職校是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不會覺得低人一等。就業為導向的指導思想和制度化、法律化的保證,使職業教育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自信源于質量
德國舉世聞名的“雙元制”職業教育體系是一種企業實踐技能培訓和學校理論學習相結合的教育形式。接受“雙元制”培訓的學生,一般是綜合中學或實科中學(相當于我國的初中)畢業后,自己尋找或通過勞動部門的職業介紹中心選擇一家企業,同企業簽訂培訓合同,獲得培訓位置,然后再到相關的職業學校登記取得理論學習資格。
德國職業教育遵循“寬進嚴出”原則,實行培訓與考核相分離的辦法,學校、企業負責培訓,行業協會出題考試。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要獲得國家統一頒發的資格證書并不容易,除口試、筆試外,更重視技能操作考核。
如果學生接受完某個專業的“雙元制”教育后,由于某種原因沒有選擇自己的專業工作,還可以重新選擇其他專業進行學習,如果沒有成功取得“雙元制”資格,政府也可繼續安排其再讀一年的預科班,再提供一次就業機會。
企業積極投入
在德國,企業是職業教育的主體之一,利用現成的生產設備對學生進行技能培訓。這樣一來,職業學校無須建造龐大的教學車間或購置齊全的設備,大大減輕了政府的負擔。
企業除了負擔培訓設施、器材等費用外,還必須支付學生在整個培訓期間的津貼。學生學習期間不僅無需交納學費,而且還能獲取一定的工作報酬。據統計,培養一名職業學校的學生每年平均花費約1.
5萬歐元,是普通學校學生費用的三倍。為鼓勵企業興辦職業教育,德國推出各種稅收政策優惠,如企業用于教育的所有費用都計入成本。
有些小企業如提供職業培訓,還可向政府申請一定數額的補貼。
細節彰顯素質
在德國,我們走訪的職業學校沒有高樓大廈,沒有顯赫的校門。校園布局緊湊有序,場室的裝修感覺不到豪華,但明快得體,校園質樸、整潔、美觀。各種教學設施十分普通,但齊全、實用,如教室主要配備黑板、電腦、投影幕和投影儀,教師教學中用完投影儀后當即關閉。
德國的職業學校更是一個文明禮貌的窗口,這里沒有大聲的喧嘩,沒有亂扔的垃圾,教學實訓工具、設備整齊有序,師生見面問候,分手再見。教師備課準備充足,學生的學習主動積極,教室內的設備、書籍、掛圖都與教學相輔相成,營造了學習的良好氛圍。(郭彥彥 郝明昭 作者單位:內蒙古包頭市育才職業中專)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