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 目標鎖準,網投在精不在多
給自己找個“東家”,是大學畢業生目前最緊迫的任務。跑各種各樣的招聘會,參加各種網絡招聘,成了他們的“日常工作”。近日不斷有學生反映,“在網站上投了100多份簡歷,連個面試的機會都沒有”,“網上投簡歷,往往石沉大海,回音全無……”同學們不禁疑問:難道網上求職“塞車”了?
現象:
網絡求職如石沉大海
近日,艾瑞咨詢公司進行了一項2008年求職者找工作遇到的問題調查,調查了2592個求職者之后發現,求職者反映求職中的最大問題是網絡招聘的反饋率太低,達到62.8%,其次是超五成的人認為招聘會太擠,投遞效率不高。認為招聘會企業信息不透明的人也有50.2%,49.9%的人認為網絡招聘新職位更新減少,還有45.9%的人認為參加招聘會的企業越來越少,而且多為中小企業,18.3%的人認為招聘會門票太貴。
“招聘會參加了很多,網絡招聘會投遞的簡歷更是不計其數,但是我目前還沒有收到任何回復!”日前,在廣東省人才服務局的一場校園招聘會上,外貿專業的徐同學表示,投出去的簡歷沒回音,讓人覺得很失落,“自己的簡歷單位有沒有看過都不知道。”
昨日,記者帶著疑問走訪了很多大四的學生,他們的答案與調查近似。
“眼下正值求職旺季,但學校里的招聘會不多。”昨日,在位于廣州大學城內的廣州大學校園,大四女生小梅告訴記者,從去年9月份到現在,她在求職網站投了100多份簡歷,可是都石沉海底、音訊全無。
不止小梅,記者在多所高校采訪時也發現,近期的網絡求職似乎并不“通暢”。“班上多數同學都在網上投過簡歷,有30%的同學投了50份以上,投100多份的也有不少,但目前為止沒有一個同學接到過面試的電話。”廣東工業大學中文系的一位女生如是說。
原因:
學生定位描述不清晰
據智聯招聘“2008年畢業生求職調查”數據顯示,通過人才網站招聘的學生占總數的33.6%,通過校園招聘的占21.2%,通過報紙、雜志的占 4.4%,通過社會招聘會的占16.4%,通過父母、親朋好友介紹的占13.4%,通過學校推薦的占4.5%,通過校內網職位信息的占4.4%,其他的占 2.1%。
廣東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工作人員小李表示,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是由于大學生對于行業、崗位、技能分析和判斷描述得不清晰,針對性不強,這樣的簡歷在招聘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篩選時很快就會流失掉。也就是說,大學生不用心寫簡歷,是導致網絡求職機會流失的主要因素。
“網絡求職不能直接見面,包括學生自身優勢等很多東西都不能在簡歷上體現出來,所以網絡求職的成功率不是特別高。”小李說。
“學生投一百多份簡歷無音訊的話,首先就應該反思自己,”中山大學學生處的負責老師向筆者表示,“從我們學校來看,目前校園招聘成功所占比例最高。”
專家:
網投簡歷在“精”不在“多”
智聯招聘華南區高級運營總監王軍表示,“大學畢業生沒有工作經驗、所投簡歷與職位要求的專業不對口,這些都是造成網投成功率較低的原因。”
王軍提醒,大學生要有針對性地去投簡歷,看看自己是善于研發、銷售還是攻關。此外網絡求職的簡歷中工作經驗尤其重要,應該明確敘述與應聘職位有關的實習經驗。“找工作有多種形式,熟人推薦是比較有效的一種方式,應該嘗試。不要太受自己專業的限制,要把選擇的范圍放得更廣一些。”
“此外,大學生應該仔細篩選適合自己想要的職位,降低求職底限、放寬求職范圍,并參加一些培訓。”王軍認為,大學生應該從大一、大二起就開始進行就業準備,比如到一些企業或單位去實習,并接受相關輔導,學會有效展示和提升自己。“對于有一定能力、實習經驗以及對行業分析比較透徹的學生來說,沒必要投那么多簡歷。” 文/本報記者 陳學敏 通訊員 謝秋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